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在三江、全州、凭祥等地,螺蛳肥美瓜果飘香,产业扶贫带动群众搭上增收“快车”。
螺蛳是柳州螺蛳粉味美的核心原材料,三江侗族自治县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环境,大力发展螺蛳养殖产业。在独峒镇具盘村具河屯稻螺综合种养核心示范区,技术人员正在讲解饲养田螺的注意事项,普及套养田螺优惠政策。村民每放养一亩田螺可领取500元田螺种苗补助,并由合作社提供全程技术培训服务。今年示范区亩产田螺预计可达到2000斤以上,带动周边村寨套养田螺900多亩。
三江聚和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石红甲:我们合作社也会进行一个保底的回购,带动更多周边的村寨来发展螺蛳产业,可达到共同致富。
三江农业农村局水产高级工程师 荣登培:三江目前这个螺蛳养殖供不应求,作为柳州市的重点项目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在三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正在大力推广,今年上半年,三江养螺面积达1153亩,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养殖,涉及全县15个乡镇12560户,其中贫困户8790户,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眼下正是大棚香瓜釆摘上市的旺季,全州县石塘镇寿福村种植的大棚香瓜,除去人工、肥料等成本,收入很是可观。
全州县石塘镇寿福村委桥头村贫困户 唐玉秀:今年我种了5亩大棚香瓜,现在已卖了3万多元,全部卖完有5万多元的收入。
寿福村是全州县8个未摘帽贫困村之一,目前还有9户25人未脱贫。石塘镇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大棚香瓜、优质水稻、养殖等特色产业。
此外,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旅则旅”的思路,当地还加快补齐扶贫产业短板,实现了生姜、羊肚菌、生猪养殖等种养业全覆盖。
全州县石塘镇党委书记 唐建新:今年我们石塘镇建设了31个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确保全镇剩下的95户311人实现如期脱贫。
在凭祥市荣泓生态农业产业园,工人们正在给即将迎来花期的沃柑修剪树枝,为今年高产打好基础。作为当地的水果产业基地和精准扶贫就业基地,产业园种植沃柑、百香果、甘蔗、青柚等共1490亩。
凭祥市荣泓生态农业产业园员工 陶雪冰:我在这边出租的土地有十一、二亩,在这里一天100元,在这里务工带土地出租一年大概有20000元。
凭祥市荣泓生态农业产业园员工 黄小兰:季节不同就做不同的工,除了做家里的工之外,一个月来这里18天到20天,有1000多2000元。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当地引进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产业园,让更多群众搭上"增收快车"。目前产业园已带动580户群众,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0户,覆盖群众1200人,人均月收入比以前增加约900元。
凭祥市夏石镇党委副书记 人大主席 李勃山:促进了夏石镇特色农业发展,充分调动了贫困户积极参与产业发展,有效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
通讯员 麻德文
全州融媒体中心 邓琳 伍胡富
三江融媒体中心 袁拥民
凭祥融媒体中心 李丽金 李琳凤 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