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众报鄄城讯 (通讯员丁秋松 房正 记者石鹏志)平日除了在动物园能见到美丽的孔雀,一般难以见到。可在鄄城县旧城镇赵庄村的一个农家院里,作为百鸟之王的它竟成了主角,并成为这家主人致富的功臣。
这个农家院的主人叫皇甫艳艳,初中毕业后就到江苏一家工厂里做电焊工的她,既有着女孩子的细心,也有着男孩子敢闯敢试的勇气。机会总是给有心人准备的。2010年的一天,皇甫艳艳的一个工友由于家中事务繁忙,将自己作为宠物喂养的7只孔雀交付给皇甫艳艳代管。在喂养孔雀的过程中,皇甫艳艳发现:孔雀不挑食,菜叶杂粮都吃,非常好养。随后,皇甫艳艳对孔雀养殖进行了详细地市场调查,发现国内把孔雀养殖作为致富项目的人很少,且市场前景广阔。经过一番认真思考后,皇甫艳艳决定在家养殖孔雀。
万事开头难。养殖孔雀虽然不是一时冲动,可养殖技术并不是一时能掌握的,从朋友处转来的孔雀也因病死亡了两只。可皇甫艳艳并不气馁,她到处借阅关于孔雀养殖的书籍,和孔雀养殖户网上交流或亲自到场内学习,慢慢地掌握了孔雀的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剩下的几只孔雀开始变得健壮起来,并开始产蛋。
有了成功经验的皇甫艳艳准备扩大规模,然而孔雀养殖在当地还没有先例,皇甫艳艳的想法遭到家人的反对。可倔强的艳艳没有放弃,她和河北保定一位搞养殖的朋友合作,把养殖场建在了保定。由于自己掌握技术,孔雀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并不高,养殖场很快取得了效益。在皇甫艳艳的往来奔波中,家人态度也由以前的反对逐渐变为了支持。2013年初,家人主动把家中空闲的地整理出来作为养殖场地。
“孔雀全身都是宝,不仅有很高的观赏、食用和药用价值,还能加工成各种好看的工艺品和标本。就食用方面来说,不管是肉还是蛋,营养都相当丰富。一只孔雀熬10次汤没问题,一只成年孔雀市场价值能达到1000多元;一只母孔雀每年产蛋30枚左右,每枚蛋最少可卖80元。如果开发出来,一定会有更好的收入。”经过几年的孔雀养殖,皇甫艳艳不仅技术成熟,也从中发现新的商机,销售渠道越来越广,养殖规模逐渐扩大。
一路看好的养殖前景,让皇甫艳艳有了新打算,她告诉记者:“我和村里的负责人已经商量好了,下一步把村东的村头荒地承包下来,新建一个养殖场,还要开一家以孔雀肉、孔雀蛋为主打产品的特色‘农家乐’,游客来了,既可以欣赏孔雀开屏,还可以吃孔雀肉、品孔雀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