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的肉质非常的细嫩,而且味道非常的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非常的大,在很多的地区,比如在长三角和我国的一些南方地区,青虾的养殖已经成为了当地很多农民的主要来源之一,很多人都通过养殖青虾实现致富,青虾养殖业也成为当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是近年来出现了很多虾蟹混养池产量下滑的问题,青虾的产值从原来的每亩4000元下降到了2000元以下,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接下来小编就带领大家看一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该怎样进行应对。
先来分析一下原因,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以下这些,
第一,青虾的品质发生了退化,很多的养殖户在进行虾苗培育的时候,并不注重对虾苗种质的保护和改善,只是在2月份或者是3月份的时候,把冬季池塘里留下的质量比较好的虾高价出售,而且达不到上市规格的虾作为下一代的虾种进行亲本繁殖,这样时间长了就会造成虾的品质严重下降,影响后期的产量。
第二个原因,在一些虾蟹混养的养殖池里面,经常是以蟹为主,也就是以河蟹为主导,青虾只是作为一种副产品或者说一种用来搭配的产品进行养殖的,这样就会重视河蟹的生长,而忽视青虾的发育和成活率,也会造成后期青虾产量过低的问题。
同时现在青虾养殖的技术更新比较快,包括化肥的使用,增氧机的开关机时间,一些药物的使用以及虾苗捕捞方法的更新等等,如果还是使用老经验或者是老办法,就会造成虾苗成活率低,产量低的问题,影响最终的市场价格。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平时对于青虾的日常管理做的不到位,除了对青虾亲本繁殖的不重视,对虾池越冬工作的不重视,还有就是对池塘消毒的不彻底,同时病害也是影响青虾产量和品质的一个很大的原因,主要是在每年9月份之后,由于青虾的进食量逐渐的加大,池塘的水质会逐渐下降,如果不及时的改善就会造成水体缺氧诱发相关的病害。
接下来谈一下相关的应对措施,在虾蟹混养池当中,想要有好的产量和品质,首先就必须改良青虾的品种,选择一些比较大规格的优质的进行亲本的培育,淘汰一些比较小的劣质的虾种,此外要转变育苗模式,如果是专养池要放养一定密度的抱卵虾,这样可以提高孵化的效率,从而提高虾苗的产量和质量,最后要做好青虾的养殖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投喂,做好水质的监测工作,按时对水质进行调节,以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虾的生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