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县扎佐镇大兴村的脱贫攻坚路

“一天最少可以割50捆草,5元一捆,一周可卖4天,一个月下来就有四五千元。”修文县扎佐镇大兴村村民王占德夫妇边算账边介绍他们的致富经。“草在山上割的,只投入劳动力,除了三轮车的运输油费,基本上算是纯收入,一年下来可轻松赚几万元。”

自2014年4月扎佐镇大兴村大牲畜交易市场建立以来,像王占德一样通过割草卖而走上致富路的村民已有30多户。

“由于村里缺少特色产业带动,一些没有技术又上了年纪的贫困农户增收成了老大难。村集体组织筹建大牲畜交易市场后,既可以安排贫困户就业,又可以带动农户发展农家乐、肉牛养殖等产业,村民增收渠道宽了,脱贫奔小康的梦一定能如期实现。”村支部书记吴诗赞道出了脱贫攻坚的新思路。

没有产业优势,如何让村集体经济壮大,让群众增收致富,成了大兴村两委讨论最多的问题。支部书记吴诗赞带领大家多方取经,决定由党员带头跑项目,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利用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兴建大牲畜牛马交易市场。市场建立起来后,由村集体组织为商贩提供住宿、运输等一条龙服务,吸引了省内外商贩纷纷慕名而来。目前,市场每周交易两场,交易大牲畜2000多头,每周交易资金1500万元以上。

一业兴,百业旺。大量商贩的涌入和大牲畜的交易,为村民提供了饲料、保安、保洁、旅社服务员等80多个岗位,村支两委优先安排贫困农户就业,月工资从1400元到2500元不等。同时,带动30多户村民养殖肉牛近500头,近10户发展农家乐,每年可创收300万元以上。

“通过大牲畜交易市场这个平台,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脱贫之路,不仅带动村民增收,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以上,下步我们将完善基础设施,扩大交易市场规模,引导村民发展壮大农家乐、牧草种植、肉牛养殖等产业,带动地方经济跨越发展,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村委会主任朱世国谈起脱贫攻坚路子,信心满满。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