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蟮养殖技术要点_黄蟮养殖多久可上市_黄蟮养殖技术培训

一、无环沟稻虾综合种养

技术要点:在水稻种植结束后在稻田里养殖小龙虾,实现虾稻双丰收,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易操作、风险小的特点。稻田生态环境中丰富的天然饵料生物和有机质,不仅降低了小龙虾的养殖成本,而且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小龙虾在稻田中清除杂草和害虫的同时,为水稻松土,在最低限度影响水稻产量的同时生产出低残留或无残留的稻谷。虾稻互利共生,可使稻田的生产潜力和效益得到发掘,实现一田两用、一水两用,有利于农民增收。

1、稻田条件。稻田选在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保水性好、排灌方便、雨季不淹、旱季不涸、底泥为壤土的田块进行。

2、稻田改造。田埂高于田面0.5~0.6米,埂宽0.8米,田埂加固时的泥土要进行夯实,以防小龙虾打洞后在雨天发生田埂坍塌。进排水口分别建在稻田两端,进水口建在稻田一端的田埂上,进水口设置60 目筛绢网布过滤进水,防止敌害生物、鱼类及其鱼卵进入。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环形沟的低处,排水口设置40目密眼网罩,防止小龙虾潜逃。用塑料薄膜在田埂四周内侧形成防逃围栏,围栏埋入地下30厘米,高出田埂70厘米,用竹桩固定,竹桩置于围栏外侧,桩距1.5米。

3、种养准备。(1)清塘消毒:清塘、消毒,杀灭野杂鱼和敌害生物。水稻种植时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数据库水稻生长过程水稻的生长过程 (2)施肥:适度肥水后可以培育出底栖饵料生物和水生植物等天然饵料供小龙虾摄食,以降低养殖成本。

4、虾苗放养。在水稻收割后9、10月份选用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活动能力强、无伤无病的虾苗放养。

5、日常管理。投喂管理:饲料投喂要求做到“三定”,即“定时、定量、定质”。采用多种饲料轮喂方式,提高小龙虾的消化酶活性,促进生长。定期在饲料中加入免疫多糖和多种维生素有利于小龙虾体质的增强,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水质管理:水质管理必须满足小龙虾和水稻的生长,水位通常是“前浅后满”、水质为“前肥后瘦”。4月中旬以后,稻田水位逐渐提高至50~60厘米,使稻田水温稳定在20~30℃,以利于小龙虾生长,避免提前硬壳老化。要求水中溶解氧≥4毫克/升,pH 7.5~8.5,每20天泼洒 1次EM菌等生物制剂,分解、吸收水中有害物质,以改良和调控水质。病害防治:稻田生态环境较好,小龙虾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较强,小龙虾发病率较低,一般采取疾病预防为主,从提高虾体质、改善和优化环境、生物疫病防治、生物改良底质入手,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有效并持久维护好水质,不仅预防虾病,还可以增产增收。田间管理:如发现虾苗有异常反应时,应立即注水。施肥要坚持“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在插秧前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6)捕捞。成虾采用地笼捕捞,地笼网目规格为1.5~2.0厘米,捕大留小,轮捕轮放。捕捞从3月底开始,到6月上旬结束。

二、稻虾繁养分离技术

技术要点:依据小龙虾生物学特性和市场需求,在一定的稻虾种养区域内,按照20%-30%设置专田繁育,实现稻田小龙虾繁育提质增效养殖技术模式,平均每亩可增产虾苗50kg,每亩增加效益800-1000元。

1、繁育面积比例。在稻虾种养殖场内,设置稻田面积的20%-30%作为小龙虾苗种繁育区,清沟消毒、水草移栽、施肥,一般水草移栽第2天,可以进行肥水。可选用腐熟的有机肥、氨基酸肥水膏、尿素等肥料培育水质,促进水草和藻类生长。要求水色呈绿色、茶色或黄褐色,透明度30-40cm,氨氮

2、种虾放养。在水稻杨花至灌浆期(8月中旬),选择连续晴好天气,种虾要求壳硬艳红、健康活泼,无病无伤、规格20-40g。经过运输的种虾投放前,需要浸水2次,每次3-5min,让其适应10min。并利用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min。新虾田放养种虾40-60kg/亩,老虾田补放种虾20-25kg/亩。

3、繁育管理。投饲:种虾投放后第二天,开始投喂,可选择蛋白含量为30%-32%的全价膨化颗粒饲料,日投饲率1%,并设置食台,检查残饵,酌情增减;沿环沟浅水处均匀投喂。水位调控:水稻收割前,在9月上旬,逐渐降水,直至排干沟水,诱导种虾逐层进入洞穴繁殖;9月底10月上旬,水稻收割后5-7d,一次加满水,诱导抱卵虾出洞穴,加水后7-10d,如水质恶化,需要换水2-3次,改底1-2次;整个冬季保持田面水位30-40cm;3月中下旬,田面水位降至20-30cm,提高水体温度。虾苗培育:年前,当发现大量虾苗出现时,可定期采取氨基酸肥水膏和培藻素培肥水质,为幼苗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选择晴好天气,泼洒豆浆和投喂1#颗粒饲料和发酵饲料,培育虾苗。年后,气温在15℃以上,若水呈米浑色,虾苗需正常投喂1#料,每天每亩0.5-1kg,以后每周增加0.25-0.5kg,并设置食台,根据残饵,酌情增减。清除野杂鱼:结合两次水稻烤田,采取干田或者茶籽饼(每亩10kg)等彻底清除鲶鱼、黑鱼、黄鳝、泥鳅、鲤鲫鱼等野杂鱼类;进水口设置80-100目筛绢网布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虾田。越冬管理:保持田面水位30-40cm;连续晴天,根据水质情况,酌情肥水,并适量投喂;每隔15-20d,沿环沟补一次离子钙。

4、捕捞。3月底至5月上旬,利用小眼虾笼捕捞虾苗及越冬商品虾,虾苗投放到生态养殖田,越冬虾上市。

注意事项:繁育稻田需要严格水稻品种、育秧、移栽及收割时间。水稻收割后加水,密切关注稻茬腐烂恶化水质,主要采取换水及改底,解决稻田酱油汤水问题,防治秋繁苗大量死亡;加强秋冬春季肥水、投饲管理,提高育苗产量。

宁国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

2023年3月

黄蟮养殖技术培训_黄蟮养殖技术要点_黄蟮养殖多久可上市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