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白衣阁乡:把好节间“安全关” 确保安全范县白衣阁乡:大力开展禁种铲毒工作范县辛庄镇:大蒜丰收
范县辛庄镇彭楼村:淡鹅养殖产业旺 “孵化”振兴新希望
来到位于范县辛庄镇彭楼村的鹅康康养殖场,鹅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养殖棚里“鹅”头攒动,一只只大白鹅精神抖擞,正伸长脖子等待着投喂。养殖户看着一只只叫声嘹亮的大白鹅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笑容。
鹅产业具有投资小、生产周期短、生产风险低等特点,是实施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据了解,该养殖场前期经过镇党委政府深度谋划,并立足彭楼村村情实际,大力发展家禽养殖业,以此来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依托养殖蛋鹅基础好的有利条件,在“鹅经济”上大做文章。
据了解,目前养殖场共有标准化鹅棚5个,共占地22亩,今年第一茬蛋鹅共6000只,生长状况良好,预计8个月开始产蛋,15个月可出栏。在鹅场内有专业的人员管理,24小时细心看护。目前鹅蛋的市场售价为一个16.8元-20元,每个鹅棚一天至少产1500个蛋,一年利润预计可达到一百万左右。
范县白衣阁乡:把好节间“安全关” 确保安全范县白衣阁乡:大力开展禁种铲毒工作范县辛庄镇:大蒜丰收
范县白衣阁乡多项措施强化秋粮作物田间管理
当前,正是秋作物生长的关键期,针对近段时间以来的高温天气,范县白衣阁乡积极采取措施,扎实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为秋作物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优化服务指导。白衣阁乡组织技术人员3名,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科学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工作,现场解决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培训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累计发放秋粮田间管理明白纸2500份、召开秋粮技术指导培训会3场,共计160余人次,持续宣传推广秋粮作物田间管理技术,切实提高秋作物田间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监测防治。及时向辖区群众发布天气信息预报,针对不同天气状况发布管理指导技巧,指导各村做好玉米苗期病虫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截至目前,白衣阁乡施肥面积完成1.8万亩,用肥约54万斤,占比56.3%;“一喷三防”完成1.2万亩,占比37.5%。
范县白衣阁乡:把好节间“安全关” 确保安全范县白衣阁乡:大力开展禁种铲毒工作范县辛庄镇:大蒜丰收
范县张庄镇:争创“产业兴旺星” 筑就群众致富路
摘星路上第一要务就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发展产业。今年以来,范县张庄镇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把创建“产业兴旺星”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载体,重点围绕创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模式、利用木材小镇优势、加强人才技能培训,探索出了“产业兴旺星”创建成果,照亮了群众致富路。
深化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张庄镇成立“产业兴旺星”创建工作专班,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法,探索滩区整村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做活滩区农业大文章,实行“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高效找准“一村一品”的切入点,大力发展王英庄村智慧农业项目、前房村活水养鱼—秋月梨项目、双庙朱村华农种鸭项目、李菜园村“林、料、畜”一体化项目、后刘楼村温棚瓜菜、凤凰岭村无抗构树鸡蛋项目等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农户增收,使土地流转成为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引擎”,走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聚焦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围绕“做优产品品质”,树立全镇“一盘棋”思想,立足自身优势,着力发展木材加工、户外家居这一特色产业。对接莫干山板材等高端品牌,谋划建设高端板材产业园,整体提升木材加工水平,形成从板皮旋切—基板—家居板—家居家装的完整链条,完善产业链,提升木材加工档次。
加强技能培训,激活内生动力。围绕“增技赋能”,秉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活动,对全镇16至60周岁且有劳动能力的村民登记培训需求,并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使之成为推动产业兴旺的主力军。截至目前,已组织培训200余人次,培训内容包括种养植、家政、美容及电子商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