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周口10月24日电(胡恩来)近年来,河南省郸城县以“产业兴旺 促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探索农民增收新渠道,围绕市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鼓励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业,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赵富林是河南省郸城县城郊乡詹庄村的一名种植大户,2018年,他在郸城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詹庄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搞起了菊花、白术、前胡中药材种植。他以每亩600元的价格租赁农民土地300亩,并雇用被租地农民到田里劳动,其种植的菊花等长势喜人,市场前景可观。
郸城县詹庄村种植基地里,菊花长势喜人。胡恩来 摄
“今年我种植药材240亩,其中菊花100亩,前胡60亩,白术80亩,年底可收入100万元,带动6家贫困户,每户可收入3万元左右。”赵富林说。
特色种植业的发展不仅让赵富林实现了增收,同时也让当地的村民得到实惠。詹德勤是詹庄行政村的村民,以前是村内的贫困户,去年,他加入到赵富林的专业合作社,到中药材种植基地务工,如今他每年都有两万元的收入。
“土地都转入到合作社,我可以在合作社拔草、打药,一个月可以挣1500元左右,全年收入2万元,还可以照顾家,非常方便。”詹德勤觉得生活越来越充实,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赵富林只是郸城县城郊乡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利用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乡依托土地、生态、交通等资源优势,围绕建设高效特色农业乡镇的发展目标,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方式,大力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苗木等适销对路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初步形成了晚秋黄梨、中药材、精品采摘水果蔬菜、苗木花卉四大“种植基地”,形成了高效农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拓宽了群众就业和增收渠道,为农村农业产业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郸城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胡恩来 摄
据悉,截至目前,郸城县城郊乡已种植2600多亩蔬菜大棚、猕猴桃、草莓、葡萄和反季节蔬菜。发展黑皮冬瓜、土豆、艾草、白术、蒲公英、晚秋黄梨及花卉种植基地5900亩,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186家。
河南省郸城县城郊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乡村振兴,农村经济要快速发展,只有发展产业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下一步,城郊乡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加快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建设,采取示范、辐射、推广的发展方式,带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