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哦。”
“来了,来帮我提一下。”
11月初,在乐山市夹江县龚沟村,农户们正忙着将刚采摘的爱媛鲜果装车,各地的柑橘收购商聚集在这里,拆袋、分装、称重、装车……绘成了一幅丰收龚沟的景象。
丰收的柑橘外形美观、味道鲜美。
“龚沟村柑橘巴适得很,今天摘了几千斤的‘爱媛’过来,能卖三万多块钱。”刘奉川是龚沟村一组的村民,他从2015年开始种植柑橘以来,现在已经扩大到30余亩,他说每年光是柑橘的纯利润就有三四万元,谈起柑橘的收益,他乐得合不拢嘴,“今年差不多有几万斤,预计明年能收获10万斤。”
龚沟村的柑橘外形美观、味道鲜美,香味扑鼻、沁人心脾,每逢丰收季节就有大批外地果商来到这里。“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去了,嫌家里的地难种、菜难卖,忙活一年也没几个收成。如今不一样了,村上成立了合作社,带领我们种柑橘,村上说咋干我们就咋干,不愁技术也不愁销路,现在村里人气旺起来了,路也通了,几年下来我都有了好几万元的存款了。”村民干婆婆谈起村里的变化,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村上还给我们找来了收购商,我们根本不用担心销路。他们精品果也收,次果也收,今天这批次果都能卖1.5元一斤。”
龚沟村的柑橘喜获丰收,为了解决村民销售问题,村党委主动出击,积极联系客户在龚沟村设点大量收购,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卖个好价钱,深受大家好评。
龚沟村党委书记徐建宏说:“因为农户自己拿果子去卖,数量不一,单独去卖很不方便。我们联系外地的客商来收购,有收精品果的,也有收次果的。我们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场地和便利,吸引他们进来。这样不管农户的果子多还是少,所有的柑橘只要拿到这里来,都能保证老百姓的果子能够顺利出售。”“我们每天都要到这里来收购柑橘,一天要收5万斤左右,这里的土质不错,果子口感好,我们感觉还是很满意的。”来自丹棱的收购商万先生说,龚沟村爱媛的产量供不应求,接下来还打算自己承包一部分龚沟村的果园,来满足销往全国各地的需要。
农户正在将刚采摘的鲜果上称。
收购点人声鼎沸,在一旁的山上也同样热火朝天。趁着阳光好天气,一群村民正忙碌在黄澄澄的柑橘林中,给“春见”穿“白衣”。一个个沉甸甸的柑橘香气四溢,只是站在一旁就已感受到芬芳馥郁。柑橘产业的发展不仅让本地村民流转土地获得了收益,还让村民们通过在果园就近务工,增加了家庭收入。同时,柑橘产业每年还能为村集体带来分红。
因为种植柑橘的经济效益高,龚沟村种植柑橘的面积每年都在扩大,为了发展好柑橘产业,帮助果农增收致富。龚沟村立足柑橘产业优势,坚持“党委+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通过整合土地、市场、资金等优势资源,以“100万元中省财政扶持资金”和“龙井沟合作社”为桥梁,带动全村群众建成“万亩柑橘产业园”,2021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万元。
“龚沟村从2015年开始发展柑橘产业,截至目前,我们通过带动周边群众,共种植柑橘一万二千余亩。我们通过党建引领,以集体经济发展为核心,群众的腰包更鼓了,群众的日子更富裕了。”谈到未来的规划,徐建宏信心满满,“未来的龚沟村将持续发挥村党委领头雁作用,不断学习先进种植经验,通过改良柑橘品种、改进种植技术,让我们的柑橘品相更佳、口感更好、销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