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膘肥体壮的猪装车,年赚50万的村首富,跳楼的心都有了,他趴在猪圈里掉眼泪,我这一回要亏几百万啊。
山子是村里脑子最活泛的人,早年间去广东打过工,见过很多市面,也学会了不少手艺,在我印象中,什么修理摩托车,接电线之类的事情他都会做,全村上下都对他佩服有加。
不过山子有一个不好的脾气,就是他做事儿的时候,别人不能插嘴干涉,仿佛一件事儿只有他是最专业的,别人指手画脚,他就撂挑子不干了。平时他想做什么事儿,他家里也没人拦得住。
从广东回来没几年,山子先后干起了倒腾木材、贩卖河沙的生意,还承包过一段时间的鱼塘,不过都因为资金等问题,没做长久。
不过山子从来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有段时间,他受到农业频道的启发,觉得蔬菜种植是个不错的项目。于是将自家的田改造成蔬菜基地,购买了设备,也不顾亲戚朋友的反对,直接就开始了大棚蔬菜的生意。
我们村距离县城不到30公里,交通基本没有短板。村里的土地比较肥沃,搭建大棚的难度也不大,各方面条件都很合适。当时我们村大多数人外出打工去了,有很多空地,山子就把这些地也租下来改建大棚。
山子也并不总是头脑发热,他仔细考察过,提前在县城各大农贸市场,和蔬菜中心调查了几次,摸清了销售渠道,觉得万无一失才开始启动的。只是这一切都是自己在做,他从不听周围人的建议甚至劝阻。
搞蔬菜大棚的那几年,恰好是我们当地菜篮子计划兴起的时候,山子在第一年小有成功之后,趁着政策东风不断扩张,很快就打通了一条蔬菜供应的路子。
靠着政策的红利,加上自己也比较勤劳吃苦,山子短短几年时间就赚了大钱,最高峰一年赚将近50万。我们村第一栋楼房就是山子盖的,那小洋房盖得,颇有一村首富的气概。
任何生意做大了,都会有人眼红。村里其他年轻人也跟风做起了大棚蔬菜。山子觉得现在政策不明朗了,加上人多竞争大了,自己也赚到钱了,就直接退出了。
事情的发展正如山子所判断的,周边村也规划了很多蔬菜大棚,导致恶性竞争加大,行业利润直线下滑。本村做大棚的人也都亏得稀里糊涂,最后不得不放弃。
巨大的成功面前,山子内心深处觉得,自己的判断都是对的,其他人都是没见过市面的,任何事情,只要自己下功夫去做,没有办不成的。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山子决心要再创辉煌。
转行养鸡吃大亏,同行来指导反被责骂
在山子退出蔬菜种植的几年里,村里陆续出了好几个养殖户,尽管规模不大,但是也能赚一些钱。其中一个养殖户小刘,当年还帮着山子一起跑过蔬菜运输。
小刘从小没了爹娘,一直是表哥表嫂带大的。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很小就要干重活,导致有些驼背。前些年,村里组织过一次养殖培训,那段时间,正是山子蔬菜生意红火的时候,他自然不会报名。而村里其他年轻人则抓住机会,纷纷参加了培训,小刘就是其中之一。回来后,拿着在外地打工挣的钱,小刘在我们村,包了一小片山地,开始养殖乌骨鸡。
看到小刘养鸡成气候了,山子按捺不住心中的妒忌。他想,一个当年在我这跑运输的人,就他那样,年纪轻轻背就驼了,他也能养成功?
山子决定自己也开始山地养鸡。他盘算着,凭着自己的成功经验,养鸡算啥难事儿?而且自己有县城里广阔的销售渠道,土鸡和鸡蛋、鸡苗等都可以销售,再一次成功肯定是早晚的事。
毕竟成功过,山子出手就是大手笔,承包的山地和投入的规模,要比小刘大好几倍。
年轻的小刘看到山子也开始了养鸡,很高兴,就来到山子的养殖场参观。毕竟以前就打过很多交道,来之前他就知道山子的脾气很大。但是看到山子这里有些不规范的地方,不说吧,自己良心过不去,所以还是说了。他发现了很多不科学的地方,就当面给山子指了出来。
山子哪里是听得见别人意见的人,当场就变了脸色,但是他压住了火,没有发出来,只是象征性的点点头。
小刘继续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山子,比如要及时做好鸡瘟的防控,定期进行仓库的消杀等等,还郑重地告诉山子,保险一定要买,养殖是个高风险的行业,不给养殖场的这些鸡买保险,万一发生鸡瘟等突发时间,亏损非常大......
山子越听越发毛,好歹自己也是村里的首富,自己这一辈子什么时候被别人指指点点过,他朝小刘吼道:轮得到你来教我?你怕是和保险公司一起串通好来做我生意的吧?
小刘见这个阵势,怏怏地走了。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由于一些不规范操作,山子的第一批鸡苗还没长到3个月,就因为初春的一场鸡瘟,全军覆没。山子也因为不相信小刘的建议,没有买保险,全部亏损由自己承担。这一次就亏了30万。
希望靠养猪翻盘,再次深陷亏损泥潭
面对着亏损,山子本着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的精神,又把目光投向了养猪行业。山子看到连年上涨的猪肉价格,早就心里痒痒得不行。刚好可以把养鸡场下面的平地改造一下,变成养猪场就行。
由于养鸡场亏了不少,山子媳妇忍不住劝山子,叫他不要看到别人赚钱,就一股脑扎进去,最好还是了解整个行业的情况再说。山子没理媳妇,总觉得妇道人家说话不好使,看着猪肉价格飞涨,都到嘴边的肥肉了,有什么不吃的道理。
村里另一个养殖户知道山子的计划后,打算劝一下他。这个养殖户曾经养过三年猪,也像山子一样,信心百倍,但是最终输给了市场。他告诉山子,尽量别搞大规模,先活下来再说。要留心市场的变化,注意防范猪肉市场的波动。
山子哪里听得进去这种话。尤其是听一个,在他眼里的失败者的话。他认为别人的劝解,其实是眼红他。当初他们那些人之所以养猪不成功,就是因为胆怯,是弱者行为。山子决心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也许是太着急翻盘,也许是很久没有体会过成功的感觉,山子这次投入的比上一次养鸡还要多,又是增加设备,又是请专家前来指导。养猪场开始变得井井有条。
那一年的猪肉价格涨得特别厉害,几乎比往年价格上浮了30%多。山子也足够幸运,第一批猪很快就出栏了,山子也收获了,自种植蔬菜大棚以来的又一次成功。
首战告捷,让山子再一次明白,身边的那些人的话,都是不可信的,自己才是最了解如何走向成功的人。
山子坚信,养猪和之前种菜一样,继续勤劳苦干,继续扩大规模,自己就能在短时间将所有的亏损和投入连本带利得回收。于是他继续追加了50万进去,扩大了三个养猪车间。
大批的猪仔投向养猪场,山子的心里乐开了花。一切都朝着山子最初预想的那样进行着。
不过猪肉价格却不再上涨了。老百姓吃猪肉的成本,高到一定程度了,国家紧急出手,投放了大量储备肉。渐渐地,猪肉价格从高位回落下来。而山子的猪仔却还没到出栏的时间。
山子开始慌了。他遇上了猪周期。
当第一批猪可以出栏的时候,猪肉价格已经比年初下跌了20%。卖吧,明着亏,不卖,亏损更大。山子只能硬着头皮卖掉了全部存栏。那段时间,山子几乎都要躲在猪圈里掉泪了。外人都以为山子又丰收了,只有猪厂老板和山子知道,这亏的都是血汗钱啊。
这一笔,山子不仅没捞回本钱,反而又亏了几十万。等待山子的不仅有近百万的银行催单,还有翻盘无望的落寞和不甘。
结语
复盘山子的失败,我们发现,山子错误的把第一次的成功的功劳,全部归功于自己,而不是政策和时机;而他却刻舟求剑,希望继续用过去的经验复制成功;当别人为他提供科学的见解的时候,他刚愎自用,反而责怪别人;听不进不同意见,死守过去的经验是他失败的根源。
回到问题,成年男人最愚蠢的事情是什么?
我认为就是像山子这样的: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也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固执己见,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