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箭头上方的蓝字 『芒种』 ,就可以免费订阅、关注。每天都有实用农技文章在这里等您,沉迷过度娱乐、不如学点技术。
一、山药种子(栽子)
1.铁棍山药笼头
铁棍山药 笼头,又名铁棍山药栽,是铁棍山药根茎上端有芽的一节。 每年秋末冬初挖铁棍山药时,选颈短芽头饱满,粗壮无病虫害的山药,将上部笼头取15-20cm长折下,重40-60g。
折下的笼头,放室内通风处晾晒一星期,或在日光下稍晒,使断面伤口愈合,然后贮藏于室内。
铁棍山药笼头从收到种,其间相隔4-6个月,在室内温度低干0℃时,要盖稻草等物防冻,待来年四月份取出,经整理后即可作为种栽,届时在已整好的地里种植。
2.铁棍山药段(闷头栽)
在铁棍山药笼头不足的情况下,可使用铁棍山药段代替。 在种前一个月,将铁棍山药块茎按10-15cm分折成段,每段重在60-80g。
分折后的铁棍山药段用600倍50%多菌灵+48%乐斯本1000倍浸泡30分钟左右。
铁棍山药段种植,出苗期晚约15-20天,所以种植前要埋在湿沙中催芽。
3.良种来源
铁棍山药栽使用3-4年以后,就产生退化,产量和品质均明显下降,因此需建立良种繁育基地。 良种繁育,选用焦作产地所繁育的铁棍山药种栽,以确保品质和道地性。
繁育种栽使用零余子( 山药豆)。 每年10月下旬,铁棍山药叶发黄时,选个大、圆、无损伤、无病虫害的零余子,拌湿沙,放室内冬藏,来年清明前后取出,放日光下稍晒,即可进行种植。
二、选地整地
1.常规种植技术:
新茬地一般在冬前,深翻晾晒(不要打乱土层),种植铁棍山药需深翻80-110cm,种栽繁殖需深翻40-50cm。
春季整地时每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500kg,腐熟饼肥100kg,优质氮、钾、三元复合肥50kg作底肥,进行整地。
2.开沟种植技术:
铁棍山药开沟种植:一是产量、品质好、商品率高、效益佳;二是投资不多(每亩250-300元)且省力;三是拓宽对土壤质地的选择,扩大种植区域;四是行距加宽有利于田间管理。
开沟前先定出一条线,然后在线上撒施肥料,亩施优质干鸡粪100kg,复合肥50kg,硫酸钾30kg。施肥中严禁使用硝态氮肥。
开沟种植一般行距90cm,沟深80-120cm,同时自然隆起的30-35cm的高垄。
三、适时播种
当5厘米地温稳定在10℃时即可进行种植,一般在每年的3月中下旬至4月。 种植密度铁棍山药7000-8000株/亩,株行距15*70cm。播后覆土3-5cm,蹲实保墒即可。
铁棍山药种植后要在四周挖排水沟,并于外沟相通,尤其是开沟种植更为重要,保证雨季排水畅通,不致塌沟,提高产量和商品率。
四、田间管理
搭架铁棍山药搭架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产量,减少病虫危害。一般出苗后即可扎杆搭架高1.5米左右,每株一根,在距地面1-1.2米处交叉捆牢; 目前很多种植户并不搭架。
中耕锄草出苗后应及时锄草,避免与铁棍山药争夺养分,前期可浅锄,后期以人工拔除为主。
适时浇水铁棍山药种植前浇一次底墒水,种植后墒情不足时可补一次小水,保证山药正常出苗,有条件的以喷溉最好。
山药上满架后应结合追肥进行浇水,注意立秋前浇水要少要小,促使块根下扎,立秋以后(8月中旬),可灌一次大水(也叫拦头水),有利于铁棍山药膨大。开沟种植应用喷灌浇水,防止塌沟。
五、防治病虫害
危害山药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茎腐病、白涩病、线虫病、黑斑病等,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和叶蜂。防茫关键是预防为主,结台农业措施和化学防治;把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笼头消毒:种植前选择色泽鲜艳,粗壮,无病斑,长15-20cm的笼罩头,于发芽前后50%多菌灵600倍和48%乐斯本1000倍稀释液浸沟30分钟左右,捞出晾干即可,可杀死种栽上所带的线虫和其它病菌。
田间防治:进入7月份后是多种病虫害盛发的时期,要及时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发病初期是用药的关键时期。
炭疽病用65%代森锰锌500-600倍液,或70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洒2-3次,每次间隔7-10天,兼治白涩病。
茎腐病可用40%菌核净500-800倍液喷洒茎叶,结合50%多菌灵400-500倍液灌根,共灌2-3次.每次间隔10天。高温多雨季节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增加喷药次数。
防治叶蜂应在1-2龄幼虫盛发期,选用杀虫剂喷洒灭虫。
适时收获。
采收前30天,禁止使用农药。
在铁棍山药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有用,请用“1”秒的时间,转发到您的朋友圈,或您所在的群里,他们可能也刚好需要,他们一定会感谢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