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贵在一次游玩中品尝到鲜美的鲟鱼后,便辞掉了待遇不错的工作,回到“火炉城市”重庆开始创业,养殖鲟鱼。鲟鱼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在冷水中才可存活,刘正贵却反其道而行,将怕热的鲟鱼养在火炉重庆,还卖出了一斤20元的好价格。他通过灵活的头脑,在2020年,年销售额高达1000多万,还带领着100多家农户一起发家致富。刘正贵到底有哪些养鲟鱼的赚钱秘诀?本期子牙童趣新农人观察,和你一起看看养鱼达人刘正贵的故事。
刘正贵在重庆市出生。在这个拥有众多美味的城市长大的男孩不仅品尝过香辣可口的小面、酸辣粉,还吃过让人垂涎三尺的美味火锅。不过他最偏爱的,还是鲜嫩可口的鱼肉。而且不仅他喜欢吃鲜鱼,很多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也离不开这口鱼肉。
中学时期的刘正贵特别喜欢和好友在放学后跑到烧烤摊前,让老板做一道香气扑鼻的烤鱼。看着肆意的火苗慢慢炙烤着鱼肉,手艺娴熟的老板再撒上一把灵魂辣椒,就足以让人不断吞咽口水,而烤鱼这时也冒着热气做好了。
刘正贵高中时成绩不错,成功考进了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从祖国的西南重庆,奔赴千里,到北方的繁华大都市——北京上学。刚到北京的他,对身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这里有很多地方与他生长的重庆大不相同,这里的美食也和火辣的重庆不一样。毕业,每天准时上下班,收入福利较好。有了稳定工作后的他在北京安置了自己的小家,一家人和和美美,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舒舒服服。
在放假时期,刘正贵会驾车带家人到北京各个地方游玩。一次偶然间,他和家人在郊区品尝到鲜嫩可口的鲟鱼。那是他第一次尝试鲟鱼,独特的口感让刘正贵吃完之后,仍不断回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询问了当地的养殖户有关鲟鱼的情况。养殖户告诉他,因为口感极佳,所以鲟鱼的价格比较昂贵,一斤高达20元。并且鲟鱼的成本价只有八元,所以养殖鲟鱼是一桩很赚钱的生意。
回到家后的刘正贵忘不了养殖户所说的话。于是他查阅了大量有关鲟鱼的资料,了解到鲟鱼是典型的冷水鱼,在低温的环境下才可以生存。一旦水温超过25度,就会影响它们的代谢。严重的时候,甚至会让它们死亡。但鲟鱼的口感鲜嫩,是很多消费者口中的美味佳肴,它还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能够清热解毒、滋补身体。看完鲟鱼相关资料后,刘正贵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想要回老家重庆养殖鲟鱼。说做就做,2011年,稳定多年的他辞掉了待遇不错的工作,回到老家,准备在养殖行业大展拳脚。
实话实说,当身边的亲朋好友听到刘正贵要在火炉城市饲养冷水鱼的时候,觉得他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重庆夏季温度最高可以突破40度,毫不夸张地说,马路上放一个鸡蛋,可能都会被晒熟。水温在炽热阳光的照耀下,也如同温水一般,温度绝对超过了25度,这样炎热的城市根本就不适合饲养鲟鱼这样的冷水鱼。
其实,刘正贵并非心血来潮,他之所以选择在老家养殖鲟鱼,是因为知道重庆人偏爱吃鱼肉。一直以来,因为这座城市气温太高,所以几乎没人养殖冷水鱼,这让很多吃鱼的食客少了一种美味选择。所以他坚定地认为,如果自己能成功养出鲟鱼,一定可以卖出好的价钱,也能给各位美食家提供了不一样的菜品。
为了找到一个适合鲟鱼生长的环境,刘正贵跑遍了重庆大大小小的地方,不辞辛劳地开着车各处考察。可他耗费了大半年的时间,几乎要把整个城市翻个底朝天,也没能如愿找到一处适合鲟鱼生长的地方。妻子看着为了选址日渐消瘦的丈夫,心疼不已,劝说刘正贵干脆放弃养鱼,在北京另找一份工作,重新过上安稳的生活。刘正贵也同意了妻子的想法,决定放弃养鱼。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句话用在刘正贵身上特别合适。当他决定返回北京的时候,有个人告诉他在重庆彭水有一处水源,非常奇妙,泉水温度全年都在16度左右。欣喜若狂的他立马找到了泉眼所在位置,发现该处泉水四面环山,海拔高达一千米。
找到适合水源的刘正贵立马决定将泉水引到养殖基地。可在阳光的照耀下,基地的泉水直接升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头脑灵活的他想出了建造三极池,使得泉水能够常年保持20度左右的温度。并且由于三个池子之间存在着落差,可以增加水的溶氧量,更加利于鲟鱼的生长。
之后,刘正贵花了60多万购买鱼苗,每天满心欢喜看着池子里鲟鱼不断成长。虽然中间也遇到一些小问题,但他都通过请教专家,翻阅书籍解决了。等到池子里的鲟鱼越长越大,快要上市时却迎来了一场无法预料的天灾。在鲟鱼将要售卖的那段时间,山里下起了大暴雨,致使很多泥沙冲进了泉水,这些泥土顺势流进了刘正贵的养殖池。一夜之间,活蹦乱跳的鲟鱼全都被浑浊的池水呛死了。大半年的辛苦又白费了,不仅没赚到钱,还亏损了一大笔。
不过这一次,刘正贵不想轻言放弃,为了应对多变的天气,他决定住在山里面,重新购进了新一批的鱼苗,时时刻刻守护着小鲟鱼成长。终于在2013年,刘正贵饲养的鲟鱼上市了。这种冷水鱼在重庆当地很少见,加上味道鲜美,一下子就收获很多美食家的赞赏,刘正贵也因此赚到了不少钱。但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其他养殖户看到鲟鱼价格昂贵,纷纷投入到养殖鲟鱼这个行业,大批量的鲟鱼上市导致供大于求的局面。养殖户们为了卖出自家的鲟鱼,不断压价,鲟鱼的价格也从原本的20多块一斤变成了13元一斤。这个局面让刘正贵焦头烂额,他想要改变现状。
在和当地老乡闲聊中,他发现当地人有做腌菜的习惯,并且用腌菜做出来的酸汤鱼受到很多食客的追捧。刘正贵灵光一闪,想着自己可以用鲟鱼代替酸汤鱼里面常见的鱼。行动力强的他很快就投入到研发鲟鱼酸汤鱼中,推出的菜品果然受到了各位食客的喜爱。他还在基地弄起了农家乐项目,邀请当地众多能歌善舞的村民在基地表演。游客在鲟鱼养殖基地不仅可以品尝到美味的菜肴,还可以欣赏到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甚至看上了养殖池里面的鲟鱼,可以现场购买,也可以让刘正贵通过快递的方式送上门。农家乐项目带动了当地100多户农户收入提高,基地的年销售额也高达1000多万,还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刘正贵在一个不可能养冷水鱼的火炉城市大展宏图,成功养殖出味道极佳的鲟鱼。当初他将冷水鱼的基地选址在炎热的重庆,除了有家乡情结外,还因为他深知当地人热爱吃鱼,当地市场有大量的冷水鱼空缺,所以他的决定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多方面的考量。
养鱼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刘正贵的第一想法就是找出根源,解决麻烦。正是这种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得他所养的鲟鱼能受到众多食客的喜欢,他的基地也变成了出名的旅游地点。
看了刘正贵养殖鲟鱼的故事,你觉得他能够成功有哪些因素影响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分鼓励,都将是我写出更好文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