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里淘金 带富一方
——榕江县中寨村村民姚秀军发展中药材产业带民致富记
久闻榕江县有个神奇药谷。11月27日,笔者与榕江县当地干部一路驱车前往苗岭深处,寻访药材种植大王姚秀军,探访他发展中药材产业带领乡民脱贫致富的传奇故事。
奇人:药材大王不言弃
90年代初,正是外出务工的高峰期,苗寨里的年轻人大批大批地往沿海城市跑。1993年,时值25岁的姚秀军却选择了留下来创业,立志带领村民走出一条新路来。
为了实现脱贫,时任村团支部书记的他,带领100多名村民人工坡改梯。当时,他发现当地的杉木林砍伐采收后,都会留下大量的松木。聪明好学的姚秀军就开始查阅资料,一心扑在这无人问津的松木桩上。经过认真钻研,他发现,松木是种植茯苓药材最好的原材料,当年种植,6个月后就可以采收,一年可采收2-4次,可持续采收3年。胆大心细的他,当即就利用废弃的松木种植了600亩茯苓,当年就实现纯利润1万余元。
2008年,随着茯苓市场行情的一路看涨,再加上他种植的茯苓质地细腻,密度高,刚刚从山上挖来的生货就被高价抢购一空。勇于进取的姚秀军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开始深入药材市场,涉猎更多的药材产品。
随着野生重楼的绝迹,重楼的价格从每斤5角钱疯涨到300元。姚秀军从中嗅到了商机,当即四处学习,引进种苗试种。2013年,他收获的300斤重楼干货就以250元/斤的高价出手云南换回一辆小轿车。回来后,他立即推广种植。后来他他洞悉到灵芝市场行情好,又到湖南、江西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引进试种,不久就突破了仿野生灵芝种植技术难关,迅速推广开来。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姚秀军踌躇满志,准备更大发展的时候,2016年7月2日的一场特大洪水,把他的药材加工厂彻底冲毁,仓库里所有的药材被洪水冲走,损失100多万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没有失信给村民,将仅有的50万元拿给合作社社员和贫困户分红。面对挫折,他没有灰心,而是越发坚毅,将还没有采收的灵芝卖得160万元,又多方筹措资金280万元注册成立科星有机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陆续开发种植灵芝、重楼、金钩、黄精、茯苓、白及和天冬等10多个品种,2018年公司的资金流水就突破了1个亿,产业越做越大。
经过20多年的药材种植和在销售市场的摸爬滚打,姚秀军对各种中药材的药用价值、功效、种植技术都一清二楚,对药材市场也是游刃有余,成为苗寨里种植中药材的领军人物,合作社的社员和村里的种植户遇到疑难问题都来找他,经他讲解指导,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成了村民们种植药材的活字典,成为令当地人佩服的“药材种植大王”。
奇事:漫山遍野都是药
姚秀军自从1995年种植600亩的茯苓药材后,就把自己的全部热情和精力投入到中药材种植事业中,他陆续引进重楼、灵芝、黄精、白及、金钩等10多个中药品种,种植一个成一个,种苗基地增加了一个又一个。他只要有点余钱就马上全部投到药材的试种和推广上面,搞得家里的生活总是十分艰难,为此,家人意见越来越大,妻子还3次拉他到民政局离婚。
所谓“十年磨一剑”,姚秀军充分发挥山区优势,因地制宜。耕地用来做大棚种苗基地,坡上种植喜阳药材,林下种植喜阴药材。他的专注和痴迷不断收到成效。
“秀军种植的灵芝真的长出来了!”“是嘞,又大又漂亮啊!”“他在林下种植的重楼又丰收了,一麻袋就卖了好几万哟!”……一个接着一个的好消息从他的种植基地传出来,村民们不禁奔走相告。大家看到姚秀军种植中药材发了财,纷纷都要求带着一起干。姚秀军也是来者不拒,耐心细致地手把手地传授种植技术。为了更好地做好跟踪服务,让大家抱团发展,他组织种植能手成立专业合作社,随着种植户和种植品种的不断增加,他又引导种植户按种植品种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随着村民种植热情的高涨,各种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多。为了让管理提质增效,2017年,他牵头成立科星药材公司,加盟的分公司和合作社就有18家,仅中寨村科星合作社就有163户社员跟着他种植中药材,种植灵芝43000余袋,黄精和天麻1000余亩,金钩600亩、独角莲400亩、雪莲100亩。
2018年,他筹集3000万元创立榕江县科星中药材公司,投资1615万元流转土地6000亩,在平永镇中寨、马寨、平寨和归布4个村发展中药材种植。临近的定威乡看着效益好,脱贫快,毅然投入1200万元,在3个村动员270户发展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产业在当地引起了很大反响,掀起了贫困户药材种植的热潮。村主任吴光模高兴地说:“现在药材种植产业效益好,村民们的热情很高,土地山林都种上了中药材,村里的田间地头,山上山下全是值钱的药宝贝,大家脱贫致富有望了。”
奇效:种药巧治贫困“病”
中寨村是一个苗族聚居村,地处偏远,山势陡峭,坡度在60度以上。2014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是平永镇有名的“边、远、穷”的贫困村。姚秀军是一个敢闯、敢试、敢做的人,1995年,他利用当地杉木林砍伐后废弃的松木种植了600亩的茯苓,率先实现了脱贫致富。从此,他下定决心,要依靠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发展壮大中药材种植产业,带领村民一起脱贫致富。
姚秀军每次发展一种中药材,自己都先进行试种,成功后才推广给村民们种植,并义务给他们技术指导。他陆续引种的茯苓、天麻、黄精、独角莲、灵芝、元参等10多种中药材均取得了成功,看到姚秀军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纷纷加入种植行列。2015年,姚秀军牵头组建科星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65户,其中贫困户48户,当年种植的灵芝、茯苓、雪莲等中药材就实现纯收入52万元。2016年,姚秀军趁热打铁,成立了科星有机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为带动村民一起发家致富,由公司先赊销药材种苗给贫困户,签订订单并指导他们种植,等有了收益后再向贫困户收回种苗钱,为贫困群众提供中药材供销“一条龙”服务。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农户和贫困户还以资金、土地和其他资产入股公司,成为合作社社员,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使中药材产业链条不断得到巩固提升。2017年,他发展种植灵芝3万袋、茯苓50亩、黄精10亩,纯收入达320万元,入股农户户均分红1万余元。
姚秀军的药材种植产业除了能让参与的种植户和贫困户从中直接获得收益和分红外,还解决了大量的贫困户就业。每天都有近100人帮他做工,从事药材种植、加工和管理等工作。贫困户龙见喜两夫妻在科星种苗基地务工,一个月的劳务工资就在6500元以上。贫困户龙果原先十分困难,自从来到公司从事中药材种植,短短的时间就建起了漂亮的大砖房,还用上了小轿车。
随着中药材种植热潮的兴起,该产业迅速覆盖了平永镇的中寨、马寨、平寨和归布4个村。临近的定威乡政府看到了该产业的脱贫成效,毅然投入1200万元参与进来,覆盖了该乡的3个村,共270户贫困户,当年就实现分红108万元。2018年,姚秀军又筹集资金3000万元,在榕江县建起了以研发培育地道药材为主、集推广药材种植和回收销售为一体的中药材公司。目前,公司拥有有机认证品牌,发展种植面积6000余亩,成为带动当地中药材种植产业的龙头企业,唱响了苗寨的脱贫致富歌。(通讯员 刘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