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名人,不是伟人,他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他,就是我的爸爸——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役军人。 ”
在小林@桂乡壮妹记忆里,父亲一直都很忙碌。1985年从部队退役后,他还尝试了很多工作。早些年常年在外四处奔波,开着大货车给别人拉甘蔗、拉煤等,直到现在还要躬耕在田地里培育作物。“所有的寒风酷热都被他一个人承担,他撑起了一片让我可以快乐、幸福成长的天空。也许他也是有远方和梦想的人,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可能都错过了。 ”
直到小林读初中那年,父亲通过培训成为了一名黄牛人工授精技术人员,为广西南宁上林县的畜牧养殖四处奔波。因为技术好,收费合理,口碑一直不错,附近的县城如忻城等地方的农户都会打电话给小林父亲,让他过去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经常是到了晚上别人吃宵夜的时间,他还会接到农户的电话,火急火燎地往偏僻乡下的农户家赶,帮远在深山里的百姓培育出体型更大、更具有市场价值的杂交黄牛。“他很普通,但是他有一颗善良的心。”
偏僻乡村里的农户养殖技术欠佳,小林父亲除了给黄牛人工授精,还要经常帮助农户解决黄牛难产、黄牛重病等问题。然而作为曾经部队的一员,他从未计较路程和油耗,一心装着的是帮群众解决问题的热忱。“他从来不会因为过程辛苦而多收别人钱,反而常常因为别人家的经济情况差些而少收钱。”
曾经,有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叫小林父亲去帮她家的牛受精。按照收费标准,这一趟流程走下来价格不菲。可小林父亲丝毫没有犹豫,背起装备就往老人家赶,不仅兢兢业业地完成了老人交代的工作,而且分文未取。小林不解,问父亲缘由,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小林,“那个老人看着很可怜的。年纪那么大了,儿女又没在身边照顾,背都驼了。看着都不忍心收钱,我们能帮就帮吧!”
那一刻,小林觉得父亲的形象又高大了许多。她将父亲视作一个用善来铸造自己人生灯塔的巨人,让她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其实诗和远方不远,只要有心都能看得到。
小林说,家里有太多用善来“影响”她成长的亲人。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她觉得自己有义务去传承他们教导的善,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像他们一样播撒、传扬善的人。“即使我现在的力量是弱小的,但是我坚信,自己会成为更加明亮的星星。”
生活中,总有一个好心人,一件暖心事让你铭记在心。或许是一位朴实乡亲的暖心举动,让你倍感温暖;又或许是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有好心人扶贫助农,帮乡亲们走出困境.....
@头条寻人联合共同发起「扶贫助农好心人」活动,征集那些真实的好人好事。@头条寻人(xunren@toutiao.com)将努力找到这些好心人,献上一份敬意[爱心]。
赶快带话题#扶贫助农好心人#讲出你的故事,还有30000元大奖等着你。发文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