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在10到15米深的水库养殖可以吗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可以的 鲢鱼养殖关键就是水质,对于很多水产养殖户来说,水质的好坏决定鱼的 清塘消毒好坏。
一、“益富源水产EM菌”的作用机理
“益富源水产EM菌”具有活菌含量高,保存活性时间长,使用见效快等特点,还可以缩短养殖周期,降低饵料系数,提高活体远途运输成活率,改善养殖产品的肉质、色泽,使其更接近天然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二、“益富源水产EM菌”的作用与用途
2、作为养殖水体的微生物生态修复产品,分解富营养化的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净化水质,抑制有害菌的繁殖生长,调节藻相平衡,降低水中氨氮、亚盐等有害物质。
3、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有效解决老水、黑水、红水、浑浊水等不良水质问题,提高溶氧,迅速缓解因水质恶化而造成的缺氧浮头症状,避免泛塘的发生。
4、提高饲料效率和营养价值,降低饵料系数。乳酸菌能产生多种酶类,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消化酶活性,从而提高饵料利用率;乳酸菌还能提供维生素、有机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和未知生长因子。
5、补充有益菌群,改善消化道菌群平衡,使水产养殖动物消化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菌群,并保持着良好的平衡,维持着正常的生长。
6、提高鱼类的抗应激能力,增强免疫力。乳酸菌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能增强鱼类机体的免疫力,并可改善鱼类体内血液成分及其流动性,提高其抗逆能力,使鱼类表现出的生长发育状态,。
7、环保。“益富源水产EM菌”菌种从健康的微生物系统中提纯分离、培养,再作用于水产养殖动物,也不会在水中和鱼体内残留。
[用法用量]
1、池塘养殖,放苗或水花前3-4天每亩用2000ml全池泼洒,放苗或水花时,用1公斤兑水100公斤,浸泡15分钟,每亩泼洒2公斤,以后每隔15-20天喷洒一次,每亩用2公斤泼洒。
2、水库使用,每亩按2-3公斤稀释使用一次,每15天使用一次,配合使用有机复合肥,这样效果更佳。
3、特种水产养殖(甲鱼、虾、鳗鱼、桂鱼、各种热带鱼等),(1)环境处理:放水前一周,用100倍菌液代替石灰均匀喷洒净化环境。放养前3天,用为20万分之一的菌液稀释液泼洒水面,放养后每15天喷洒一次,水质较的地方应加大浓度,并缩短泼洒间隔时间。(2)调节水质:在每次换水后泼洒菌液稀释液(浓度为20万分之一),可泼在增氧机旁或进水口,通过机器和水流作用扩散有益微生物,以利最短时间分解有害物质,尽快稳定水质。虾类、甲鱼等养殖品种每月泼洒稀释液2-3次,发病季节适当增加用量。
稻田养鱼之鱼种放养与管理技术
过去稻田养鱼只是养鲤鱼、鲫鱼和苹鱼等少量品种,目前已发本品渗入水体后,其群体作用能调整养殖水体生态环境,增加溶氧量,抑制降解有害物质,促进有益藻类生长;拌入饵料投喂,直接增强等水产动物的吸收功能和防病、抗病能力,促进健康生长,增重率明显提高。在同等环境下,使用“益富源水产EM菌”后,水产养殖品可提前半个月上市,平均亩产量能够得到提高。展到放养罗非鱼、鲢鱼、鳙鱼、鳊鲂鱼、鲶鱼以及河蟹、泥鳅、罗氏沼虾、青虾等多品种,还可以发展萍、笋、菜、食用菌等生产进行综合养殖。不同地区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放养品种。原则上讲,适于池塘养殖的所有种类都可以在稻田中养殖。
2.放养时间:
一般提倡早放,3厘米以下鱼种,在插秧前就可以放养,因为鱼苗个体小,不会掀动秧苗。而这时施足基肥的稻田,经犁耙后,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大量繁殖,对鱼苗的生长特别有利。实践证明,插秧前后放入同样规格鱼种,插秧前只比插秧后多饲养15天,但出田时,个体要比插秧后放入的增加100克以上。6~10厘米的鱼种,则待秧苗返青后再放入。
3.放养方法:
冬春农闲季节,开挖好鱼凼、鱼坑。如为上年养鱼的稻田,要对鱼凼、鱼坑等进行整修,铲除坑边杂草。放养前,排干坑、凼,日晒一星期左右,然后灌水深10厘米左右,并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按亩用生石灰50公斤撒施。再过一星期后灌足水,每亩施肥300公斤以适当培肥水质。4~5天后即可投放鱼种进行饲养。放养鱼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同一批的鱼种规格要整齐。鱼种放养前还要进行鱼体浴消毒。
4.放养 混 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数量:
要根据鱼凼的大小来确定鱼种放养数量。稻田养殖成鱼,提倡放养大规格鱼种,一般每亩稻田可放养8~15厘米的大规格鱼种300尾左右,高产养鱼稻田可每亩放养8~15厘米的大规格鱼种500~800尾。具体放养量要因地制宜,根据稻田的生态条件、产量要求和鱼种规格大小适当增减。如果实行粗放养殖的,要根据稻田的天然饵料状况来确定,杂草多可以草鱼为主,占60%,鲤鱼30%,其他鱼类10%;一般肥水田可以鲤、鲫鱼为主,占60%,草鱼30%,其他鱼类10%;实行精养的,可草、鲤并重各占50%。
农村养殖鱼业花鲢鱼如果喂养的好的话,一年可以长到七八斤,甚至过十斤
以下是转载的一批文章供参考,详细技术一定要咨询当地的有关技术人员。
1、选址:池塘是鱼类生活的场所,池塘条件的优劣,对鱼的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选择池塘建设时必须把握原则是选择地理位置宽阔、平坦、水源充足无污染的田、山垅田;池塘中水的排灌方便,不易洪涝,同时要光照好、交通、供电等方便的位置。
淡水养鱼技术要点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是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_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_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_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
池塘消毒后,待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e. 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的利润。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浮头,防止泛池。
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鱼种放养和收获、实际收获记录
投饵施肥记录
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
经济效益分析
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
水 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种 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饵 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轮 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
防 认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贯彻“有病早防,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
管 精心的日常管理。
农村养殖鱼技术如下:
2、规划:池塘建设,规划要先行,选址选好的田、山垅田要进行统一规划,规划好路、池塘、猪栏、鸭舍、鹅舍、沼气池等位置及居住场所等。道路建设必须环绕池塘四周,一方面便于基础设施建设,如运输砖头、立电杆、架电线等;二是便于投放鱼饲料、夜间巡逻、观察鱼的动向和捕鱼时装车。合理规划好道路、猪栏、池塘等,对于拿饲料喂鱼方便,猪粪能够全部排放到池塘中。
养鱼:墨西哥玉米、高丹草、苏丹草、狼尾草、苜蓿、黑麦草、三叶草。
买本书看看,上网查资料,多学习,虚心向当地的渔民请教。
养殖白鲢水花,一般开花率是多少1、补充养殖水体中的微量元素,促进有益藻类的迅速生长,从而抑制有害藻类 密 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繁殖生长,增强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力,预防疾病发生,改善水体环境,提高水产品产量和品质。
养殖白鲢水花,一般开花率是80%以上。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水花成活率从40%提高到80%以上。特种鱼也适用。鱼大大2021年3月1日17:22春季是水产苗种需求量的季节,同时春季又是大多数水产品种的繁殖季节,所以春季也是一年中的育苗的好时机。
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的内容 d. 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鲢鱼和鳙鱼的生长周期有多长呢?花鲢在水花一年一般可以长到2~3斤。花链头还是蛮受人们喜爱的!
回答
《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内容为:《农广天地》丛书在继承了栏目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编辑加工。一是精选内容,把观众喜欢、符合当前产业发展需要的内容挑选出来;二是科学分类,把不同领域的内容分册出版,包括大田作物、果树、蔬菜及其他经济作物种植与加工技术,家畜和特种动物养殖及肉类产品加工技术,基本上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农民科学致富的需求。应广大电视观众的要求,《农广天地》栏目内容绝大部分都由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以光盘形式出版发行,广大读者朋友可将本丛书与光盘对照学习,互为补充,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鲢鳙的生长速度很快,在良好的摄食条件下,一般一年可增重1公斤左右,两三年就能长到5斤左右。将四大家鱼(鲢、鳙、草、青)进行对比:放在同一水域,在不投喂饲料的情况下,在自然水域,前期生长最快的是白鲢,到了中后期,鲢鳙的生长速度则会落后,后期则成为了青鱼的天下,草鱼生长速度属于中规中矩的位置。
一、鲢鳙生长速度
2、鲢、鳙、草、青四大家鱼的生长速度对比:将四大家鱼放在同一水域,在不投喂饲料的情况下,在自然水域生长最快的是白鲢。白鲢的生长速度在前期非常具有优势,但到了中后期,鲢鳙的生长速度则会落后,后期则成为了青鱼的天下。草鱼在四大家鱼中,生长速度属于中规中矩的位置。
二、鲢鳙一年能长多大
1、在良好的摄食条件下,鲢鳙一般一年可增重1公斤左右。鲢鳙的增重速度与养殖技术、养殖密度、养殖环境、养殖户的养殖经验以及管理方式都有很大的关系。养殖鲢鳙,日常要做好鱼种放养密度、水质管理、投喂、消毒、捕获、人工管理等各项工作。
2、鲢鳙是鲢鱼和鳙鱼的统称,其中鲢鱼俗称白鲢、水鲢、跳鲢等,而鳙鱼则俗称花鲢、黑鲢、胖头鱼等。鲢鳙属于中上层鱼类,体型较大,多分布于各大水库和大型湖泊河流中。它们由于生长速度迅猛,而且易于饲养,因此被广泛养殖。
在菜市场购买鲢鱼时,怎样区分是人工养殖的还是野生的? 注水和培育水质
1天然水域的鲤鱼饵料远没有人工养殖池塘里丰富,所以往往野生下鲤鱼长得不是很胖,鱼型细长偏瘦。2野生的鲤鱼由于生长周期长而且长期的自然水域条件会让其体表颜色更加深艳。所以体色发青黄的多数是野生,而体色发白光泽度的多半是养殖的。
在菜市场选择这种鱼主要通过体型判断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野生的体型偏瘦长,肉质结实,体型均匀。养殖的体型粗壮,体内鱼油较多,肉质比较松散晃荡。
买鱼时,可从鱼体的色、形、体态和大小上来辨快速调节水质,分解水体中有机质,使水色清爽,无异味,透明度稳定。稳定pH值,降低氨氮、亚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并利用二氧化碳、氨氮及亚盐作为主要生存能源,培育藻类及微生物;拌料使用后在鱼类肠道内产生抗生物质,降低肠道内的pH值,预防病原菌的定植,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别是野生鱼,还是外进养殖鱼。首先观看鱼体色,野生鱼体色白、养殖鱼体色发黑较暗;体形上野生鱼苗条、细窄、脊背和肚皮间的侧线不明显;养殖鱼体态偏胖、发宽,侧线清晰;野生鱼个头大小不一,夹杂有板黄、川丁子等品种,养殖鱼个头大小均匀、内偏大。掌握这些方法,市民用肉眼就能分清两种鱼的不同,便于购买。
花鲢从水花一年可以长多大? 2.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花鲢也称鳙鱼、胖头鱼、大头鱼, 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鱼类品种, 特别是大规格花鲢,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花鲢属于滤食性鱼类, 主要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
人工养殖的花鲢鱼苗为例,一年能长到2斤左右。花鲢的生长速度和养殖密度、养殖环境、喂养的饲料、养殖户的养殖经验以及管理方式有较大的关系,花鲢是一种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建议在池塘中适量种植一些藻类。
如果营养充分的话, 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一年的话可以长到两斤左右,也有个别个体会大一点
生鱼养殖技术与管理1、鲢鳙的生长速度很快,两三年就能长到5斤左右。高温非常适合鲢鳙的生长,因此盛夏时节是鲢鳙鱼生长速度最快的时候。
池塘消毒:生鱼在放养前,对池塘泼洒生石灰消毒。 鱼种投放:选择反应敏捷、健康的生鱼鱼种进行投放,每亩最多放入两千五百尾。 饵料投喂: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定时投喂饵料。 日常管理:定期采取增氧措施。
生鱼的养殖方法1、池1、水质调节塘消毒
生鱼在养殖时,要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在放养前泼洒生石灰,也可以在池塘中种植宽一米左右的水浮莲,不仅可以防止生鱼跳出池塘,还能起到遮阴防晒的作用。
2、鱼种投放
选择反应敏捷、健康的生鱼鱼种进行投放,每亩最多放入两千五百尾,在放养前,要将生鱼用食盐水或者漂浸泡二十分钟左右,有效提高成活率和减少病菌的滋生。
3、饵料投喂
生鱼是一种十分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小虾为食,人工投喂时,必须定时定点,一般在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放养一个星期后,鱼种会开始到水面上抢食,这时可以观察进行情况,若食物附近无生鱼抢食,则停止投喂。
4、日常管理
生鱼对食物的需求量大,所以物多,会导致大量浮游生物繁殖滋生,引起池中缺氧的情况,在饲养期间,要观察水中溶氧量的变化,一旦发生缺氧现象,及时增氧。
鲢鱼市场前景广阔,人工养殖鲢鱼产量最多的能有多少?1.放养品种:
人工养殖鲢鱼产量最多的能有150斤左右一亩鱼塘养殖鲢鱼,养殖方法规范,如果以养殖鲢鱼为主,每亩产量在300-400公斤左右。 如果是合理的混养组合,每亩产量在80-100公斤左右。
人工养殖鲢鱼产量最多的话应该有400公斤左右,这个样子的鱼产量还是比较高的,而且也是比较好养。
最多的能有206磅,而且人工养殖的这种鱼产量会非常的高,每条鱼都有30到40斤左右。
一般最多的产量应该是在300~400公斤。而且这样的话也能够有非常好的经济收益,并且在市场上也非常的受欢迎。
养殖白鲢的话产量最多可能有300~400公斤左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必须得科学养殖这样才会提高产量。
一般它的产量也是在100公斤左右,它的繁殖能力非常的快,而且它的产量也非常的高,所以在养殖的时候没有什么困难,是需要注意它的环境卫生,就能够养殖成功。
如果是白鲢 一亩最多400公斤。产量是非常高的,大部分都在350公斤左右,还可以进行科学搭配养水产养殖是主要的水产养殖项目之一。现在,随着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也意味着夏天离我们不远了。夏季环境不适合大多数水生动物。因此,要做好夏季的水产养殖管理,保证水生动物的正常生长。那么夏天我们该如何管理呢?让让我们和校易搜一起来看看吧!殖,提高产量。
不多有三四十斤,这是人工养殖的的一个重量,而且也是达到了一个理想的产量。
一亩鱼塘饲养鲢鱼,养殖技术规范,若是以白鲢养殖为主,一亩产量大概在300-400公斤,如果是合理搭配混养,一亩产量大概是80-1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