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养殖技术(鲶鱼的教程)_二须土鲶鱼养殖技术_鲶鱼养殖技术要点

长吻鮠

鱼苗培育采用室(棚)内原池孵化、培育的方法。其操作过程是,为了使刚孵出的仔鱼有清洁的水环境,在鱼苗出膜前几小时,及时将网片上的未受精卵抖落至孵化池中,然后将黏有受精卵的网片转移至另外的准备用来培育仔鱼的池中孵化,直至出膜。刚出膜的鱼苗体质比较弱,经暂养3~4天,可主动摄食,此时投喂经过滤的小型水蚤,投喂3~4天后开始改投较大型水蚤,再喂2~3天大型水蚤后,开始加投喂水蚯蚓,水蚯蚓要用清水漂洗,再用高锰酸钾消毒后斩碎投喂,每日分早、中、晚投喂三次,早晚两次特别是晚上一次应多投,以满足长吻鮠苗夜间摄食旺盛的习性需要。投喂斩碎的水蚯蚓要注意将食剩的饵料及时清理出池,以免污染水质。仔鱼培育池要保持水质清新,每天早晚要排污一次,保持微流水,并配备充气泵增氧,使培育池水溶氧充足,鱼苗健康快速生长。当仔鱼长至1.5~2厘米时,再转至室外鱼苗培育池中培育,室外池要用凉爽纱遮盖,因长吻鮠畏光。在室外池培育时先继续用水蚯蚓投喂2天,之后用水蚯蚓混合鳗鱼饲料投喂,让鱼苗习惯食用鳗料后用鳗料投喂。这样可解决饲料来源及减少饲料中带来的病原体。提高鱼苗培育成活率。在室外培养10~15天,即可达到3~4厘米的规格,这时可出售或转入鱼种阶段培养。此时也可继续在鱼苗培育池中养至5~6厘米,再转到几十平方米至几百平方米的鱼种池中放养。鱼种池的水质要求同鱼苗池,继续投喂鳗料,每日早、晚各一次,养至10厘米左右时转入土池进行成鱼养殖。鱼苗培育的放养密度为800~1000尾/平方米,鱼种培育的放养密度为100~300尾/平方米。 [6]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