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聊城6月26日讯(通讯员 朱炳可) 水蛭,俗名蚂蟥,《神农本草经》中早已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在业界有“黑黄金”之美誉。寿张镇蒋海村的蒋泽亮是全国有名的“水蛭养殖经营大王”,近年来,在阳谷农商银行信贷支持下,经营业绩呈现一路飙升状态,他更是依靠水蛭养殖经营,走上了致富路。
近日,笔者跟随该行工作人员实地探访,揭开这层养殖致富的神秘面纱。
初见本人,多少让人有些意外。年轻,30出头的岁月,中等个头,皮肤稍显黝黑,脸上始终挂着略显腼腆、憨厚的微笑,少了一些年轻人的戾气,多了一些沉稳与干练。“这十年来,我的创业致富路越走越通畅,可以说我的成长是在咱农商行的大力支持下才实现的,是农商行给了我创业启动资金,赚得了第一桶金,让我在资金这块有了底气。”
“现在,我的经营模式主要是‘养殖+收购+初加工+销售’,把鲜水蛭晾晒加工成干,经过适当包装,然后将半成品送到全国几家知名的上市药厂。”顺着蒋大哥的指引,我们一起参观了他的收购车间,在腥味十足的厂房里,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冲洗、分拣、穿刺,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的运行着。在晾晒房,我们看到一排排半成品---水蛭干,甚是壮观,很难想象这些“黑黄金”背后蕴藏的大财富。一个个蠕动的肉球,在他骄傲的眼神里那是宝贝,更是自己辛勤付出的见证。
原来,蒋大哥成功的背后也有一抹创业辛酸泪。十年前,辍学回家,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以及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他坚信水蛭养殖经营市场潜力大,可以搏一把。可是,资金短缺的现实难题阻挡了前进的道路,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向农商行(当时是农信社)提交了贷款申请,经过工作人员的调查审核,很快,9万元的创业贷款批了下来。拿着这笔“及时雨”,他开始了初期的收购、简易加工、销售,随着业务的开展,有了较充足的资本积累,蒋大哥逐步置办齐标准的收购车间、晾晒场、烘干房、恒温室等必需设备。现在全国有100多家代收驻点,仅仅山东就有30家。在邻镇,合伙经营着一个百余亩的水蛭养殖基地,作为产品的主要供应来源。 而且,随着业务的扩大,该行对其信贷支持逐步上升到30万,直至现在的300万。
“有多大能耐,就得扛起多大的责任”,蒋大哥严肃认真的表示,“我是从苦难中熬过来的,关键时刻农商银行拉了我一把,所以我更要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现在,蒋大哥把养殖的水蛭苗外卖给养殖户,然后回收成品,增加村民收入。“现在水蛭苗的市场价大概每公斤在300-400元,收回的成品干货均价在1000元每公斤,好的时候能达到2000元,一年养殖一茬,大概3个多月时间,按一亩地算,能挣到2-3万元。目前,这里吸收50余人的就业岗,大多在50岁左右,每个人月收入在3000元,旺季的时候能达到5000元。一些专业捉水蛭的人每晚能收益300多元,即使妇女利用晚上散步的功夫,也能挣五六十块钱。仅仅我们蒋海村,就有100多户通过水蛭养殖找到了增收路,旺季的时候还会有短期工,按天给他们结算,达到双赢的效果。”
谈及对农商银行的业务需求,蒋大哥肯定地说:“咱农商行的服务便捷、快速、接地气,很适合我们乡镇创业发展需要,而且经常上门服务,还送农业种养殖知识,帮我们找销路,这些都让我们很满意。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对周转资金的需求额越来越大,希望咱农商行进一步支持,帮忙解决问题。”在场的寿张支行行长明确表示:只要客户需要,我们必定百分百支持。月初,该行董事长吴士合同志在网格化精准营销时专门探访了这位年轻创业家,对蒋大哥的业绩表示祝贺,同时明确表明:客户的成功是对阳谷农商银行的最好反馈,客户的需求更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与肯定,阳谷农商银行将一如既往的支持青年创业,服务城乡百姓。
年初以来,该行积极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聚焦实体经济,践行省联社党委号召,全面推广“家庭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尤其是加大支农、支小、支散、支微等零售业务营销力度,创新服务模式,创收青年创业财富,履行社会责任,赢得了良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