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皮道琦

掌上咸宁报道

正值夏日,位于嘉鱼县新街镇王家月村的嘉野生态农业湖地野基地的500亩荷塘迎来了盛花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红”前来打卡。

致富经大棚莲藕_致富经莲藕套养小龙虾视频_致富经上的案例莲藕

8月3日,记者来到此地,看到500亩荷塘水天一色,远山碧水。塘内各式荷花千姿百态、轻摇曼舞。一朵有一朵的韵味,一枝有一枝的风采,阵阵荷香袭来,叫人如痴如醉、心旷神怡。

湖光山色间,几栋别致的农家小院格外醒目,原生态土砖布瓦,具有浓郁的鄂南民居建筑风格。

而连接它们的,是一条人工修建的荷花栈道和慢行步道。漫步其上,听着清脆的鸟鸣,沉浸在浓浓的荷花香气里,宛如闯进了仙境。

“把基地的风貌、面貌呈现给大家,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嘉鱼的野藕,让更多的人来知道这个地方,才能让我们的农产品走出去。”镇人大代表,王家月村党总支书记张留广说。

事实上,这些年湖地野藕的农产品虽销路不错,但基地基础设施落后,想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貌似和这家企业一点关系都没有,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这也是张留广的一个心病。“湖地野藕在我们王家月村,企业做大做强,我们村也能跟着享受到发展的红利。”如何充分挖掘藕文化,把基地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以景区的形式进行打造,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张留广心里酝酿了好久。

张留广说:“作为游客的赏花去处,其在设施上还需要更多投入,才能为市民提供更为宽松的赏花娱乐环境。我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够加大这块投入,特别是农业部门加大对基地的扶持力度,为游客营造一个更为舒适的生态环境。”

去年,借着嘉鱼人大代表行动之东风,张留广联合市人大代表夏敏、余德鹏、程飞等代表,通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后,提出了“由新街镇政府向上申请项目资金,对该基地的基础设施做进一步提升和修缮”的意见建议,得到了镇政府积极响应。

省人大代表、新街镇镇长郑静介绍,“我们争取了党建引领村湾治理、乡村振兴等整合涉农项目资金300万元左右,用于野藕基地上面的基础设施,包括修建廊道、亭子,道路硬化,刷黑升级,提升整个基地的品位。”

为了把基地做得更接地气,在项目设计阶段,新街镇还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广泛征求了企业和村民的意见。经多轮沟通下来,具有嘉鱼特色的“湖地野藕文化园”“‘莲廉’文化示范园”设计方案集体通过并落地。

“游客过来了以后,可以采摘莲蓬,还能带动老百姓的发展农家乐,增加村民的收入。”张留广说,乡村振兴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今年的代表行动中,张留广所在镇人大第三代表小组时常来到基地调研,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做法,并就如何解决莲藕种植户种植和销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进行了探讨。

每一次调研,都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要大力引进莲藕新品种,加大对莲藕种植户的农业技术普及力度,培训新型农民,着力发展无公害产品,以‘质'取胜。”

“要着力构建‘龙头企业+种植户'模式,发展莲藕精深加工,强化品牌效应,创新营销模式,提高莲藕产品附加值。”

“要缩短产业链,积极推进莲藕直接进超市商场,减少中间环节,促进农民增收。”

“要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莲藕产业与观光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精品乡村旅游,为农民创收增收。”

……

连日来,游客爆满,通村小路上摆起长龙。张留广经常自发到现场指挥交通。

“安全是底线,美丽是要求。”在张留广看来,做好围绕旅游开展的形式各样的志愿服务,是积极参与到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也体现着“基层代表”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借鉴学习先进的技术、经验,拓宽致富思路,从本村特点和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镇人大副主席周游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