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养殖效益_孔雀的养殖技术和价值_孔雀养殖条件

(吴凯正在给孔雀投喂草料)

红网华容站5月19日讯(分站记者 吴巍伟)一只只“雀之灵”或悠闲地在水泥地面散步、开屏,或在木架子上栖息;胆子大的还能与人互动,或高歌一曲或,打开屏羽,灿若星辰……5月19日,在华容县宋家嘴镇三合村吴凯孔雀繁育基地,29岁的退伍士官吴凯正在忙活着给孔雀投喂草料。“现在存栏量1000只左右,4月份开始,孔雀进入繁殖期产蛋高峰,需要加些饲料。”

蓝孔雀养殖规模全省居前

在鸟语林般的孔雀养育场,除了新奇,记者很容易联想到此类特种养殖的准入门槛,印象中,孔雀是国家保护动物,养殖合法吗?对于记者的疑问,吴凯说,“绿孔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准买卖。蓝孔雀只要有证件是可以买卖、食用的。因为县一级没有审核权,相关申请资料已经经由县林业部门报省厅,证件马上就会下来。”因此,一年来,吴凯主要精力投入到探索养殖蓝孔雀经验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克服技术壁垒,获得了成功。

吴凯的家在华容县城关镇,曾经在海军东海舰队某部服役8年。去年,已经是二级士官的他放弃留在部队的机会,回到家乡投身孔雀养殖。“我和他妈妈急死了,劝都劝不好,桌子也掀了,甚至以断绝关系相要挟,他都不听。”父亲吴国华说到去年3月吴凯主动放弃领导要他继续留在部队的机会,回家搞孔雀养殖时仍然情绪激动。没有听家人规劝的吴凯还是买回了300只孔雀幼雏和10对种孔雀。“一次就花光了7万多元退伍费,还欠了账,但是没关系,我相信自己。”带着一群孔雀和一台孵化机,吴凯回到了家乡,就在岳父位于宋家嘴三合村的老宅子里,和新婚不久的妻子开始了孔雀养殖。

一年时间,也不知道小两口吃了多少苦,硬是把300只幼孔雀、10对种孔雀变成了目前的300只成雀、800只幼雀,一跃成为全市第一、全省第二的蓝孔雀繁育基地。“要不是去年‘尤特’台风淋死几十只,现在的存栏量会更大”,面对经历的困难和取得的成绩,老兵吴凯显得十分平静。

美丽资源演绎财富效应

一谈到他的蓝孔雀,吴凯说得头头是道。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热爱小动物,退伍之前,考虑到家里条件不好,父亲残疾,母亲无业,老俩口靠低保生活,懂事的他就决定自己“下海”创业,改变生活现状。“我在电视里看到湘潭有个报社记者放弃自己的优越生活养起了孔雀,当时就想去他那里看一看,学习学习经验”,吴凯说,当节目中介绍到孔雀的食量小、抗病率比家鸡还高时,自己当时立马萌发了养殖孔雀的念头。

行事雷厉风行的吴凯办好退伍手续,第一站就去了湘潭。“软磨硬泡了十来天,人家才答应传我技术”,吴凯没想到一开头遭遇的就是冷水一瓢。他不知道,在特种养殖行业,自我繁育是最高商业机密,一般不会外传。可能是吴凯身上立志创业的意志感动了对方,吴凯得以留在那个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孔雀繁育基地,一边打“义务工”,一边学技术。半年之后,吴凯学成而归。

“孔雀是百鸟之王,是吉祥的象征,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食用、药用价值。养殖蓝孔雀效益比较高,一只孔雀抵得过几十只鸡,等证件批下来,今年就可以出栏1200只左右。”吴凯介绍说,蓝孔雀的成熟期一般为22个月龄,每年下一季蛋,集中在4到7月份,每只年均产蛋30枚。孔雀蛋孵化后精心饲养达28天的雏雀每只可卖100元,养殖22个月后可作种雀,每只卖1000多元,一组种雀,含一只雄雀四只雌雀,可卖5000元左右。今年就能盈利50万元。

孔雀养殖技术不难前景广阔

“孔雀养殖的饲料和养殖蛋鸡差不多,主要成分是玉米和豆粕粉碎混合物,只要按时打防疫,不要惊吓它们,养殖中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

谈及将来发展,吴凯说,孔雀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野味珍品,大酒店里的孔雀宴深受食客喜欢。因养殖规模大,他已经开始与大宾馆酒店进行接洽,已经拿到了不少订单。“孔雀鲜艳的头颈、尾羽都是高档的工艺饰品,一根尾羽几十元,一只成鸟标本最高可以卖到一万多元。”吴凯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对孔雀的需求量不小,前景很可观。接下来他准备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引领更多人养殖蓝孔雀,进行周边产品深加工,一定要把孔雀养殖做成我县一个新兴的特种养殖产业。另外,他还计划建一个蓝孔雀观光园,通过观光和认领,让更多的人和孔雀“亲密接触”。

吴凯笑着对记者说,通过养殖蓝孔雀,他开启的是一扇“致富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