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上,周总理办公桌上出现一个急救包,难道总理生病了吗?秘书拿起旁边的电报一看才发现事情不对劲,赶忙请总理过来解决。电报是彭老总亲自发来的,上面只有一句话:我们的战士在前线卖命,后方的商人竟然这么没良心。
一向温文尔雅的总理发怒了,他看到急救包里是发霉的纱布和过期的药品,更可怕的是这种东西在前线还有二十万份。事关重大,总理向毛主席汇报,主席沉默了半响,冷冷说了一句:“如此奸商,该杀!”新来的朋友请点击关注,今天就让大家认识一下谁敢在战争中卖假药,毛主席要杀的这个人什么来头。
投机取巧
聂荣臻亲自督办此事,中南海的急电随后传到上海,陈毅当时在主持上海的工作,而药品就是从那里购得。根据采购记录,目标直指“大康西药行”,这是老板王康年的药店,看来这件事和他脱不了干系呀。
王康年是浙江杭州人士,他出生那年正是国民革命时期,全国各地都处在动荡之中,而他凭借优越的家庭条件,过着安定惬意的小日子,在父母的安排下,17岁的王康年在1941年进入上海大亚电台,报告员的工作很轻松,每天无非就是跑跑腿,收入还很可观,一个月就能拿十几块现大洋,这已经算人上人了。
但了解王康年的人都知道,这是不消停的主,怎么可能在电台待一辈子呢?他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开始想着换工作了,因为想赚大钱,领死工资可不是办法,一次工作时他从电台听到了经济行情和商业讯息,这些东西对他而言就是雪中送炭,从那之后他每天都按时收听这个节目,然后慢慢培养自己的经商能力。
很快机会来了,王康年在媒人的介绍下和公共租界的巡捕女儿成婚,这个新女婿看中岳父在当地的名声,非常顺利地在上海西藏路盘了一家店,取名“大康行”,从事杂货店生意。起初他拿“雪花膏”和“万金油”练手,从中牟取差价,虽说生意做得极为顺利,可他不满足这点利润,企图干票大的。
抗日战争正打得胶着,药品是市场上最紧缺的物资,王康年一下就瞅准了西药生意,只要拿下这块还愁没钱花吗?他立马把店铺改为“大康西药行”,但西药需要可靠的人脉和资金,他一样都没有,就打起了歪主意。他在经营上加入寄存业务,很多药商来上海后把货物存在大康,然后等找到买主再取出来,王康年就私自把这些药物拿出来卖,简直是空手套白狼,一番操作下来他挣到不少钱,可货主取东西时只能耍无赖了,凭借岳父的威信他蛮横无理,一次还好,要是次次这样简直坏了上海药店的名声。
1949年5月上海接近解放的时候,当地商人组团把他告上法庭,可国民党政府早就乱作一团,谁还管这种事,王康年就幸运躲过一劫,可他没有看清形势,自以为仗着蛮横耍赖就能生存下去,等到解放后,市政府为了恢复经济,很多商店重新开门营业,王康年当时的过错也在工商部门的调解下一笑泯恩仇。
见到如此局面,王康年决定趁着机会再发一笔财,他靠着投机倒把在上海滩玩得风生水起,当然他还是靠着原先那一套把戏。
浑水摸鱼
解放军进城的消息王康年很早就知道了,他迅速抓住这个契机把自己伪装成了积极分子,并成为“肃反委员会”的一员,利用自己与前政府的熟络人脉网解决了很多问题,因此成为副会长,这一职位让他一飞冲天,成为上海滩有头有脸的人物,很多商人想办法和他搭上线才能挤进这个阶层,同时国家机关乃至部队的订单也源源不断地送到他手上。
王康年现在是坐在政商中间,掌握了令人垂涎的社会资源,即便是动动嘴皮子,真金白银就自动送上门,可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不过人怎么会满足呢?贪婪是人类的天性,眼看有座金山,能有几人能忍住不动。王康年在交易中不仅抽取报酬,还对货物动手脚,几乎每一次他都以次充好,因为残次品是小部分,对方也没有过多计较,这让他的胆子越来越大,掺假的比例越来越高。
这天从淮阴来上海的机关单位想采购一批药品,王康年近水楼台先得月,和对方签订合同时,他的库房除了空箱子什么也没有,于是拿着定金找到自己的哥哥王康庆,二人合谋赶制药品,你没看错,是他们自己制作药品。复方大黄酊和自来水按照3比1的配方调制后华丽变身为西药,用此办法足足制作了几百磅药剂,从外形和气味上旁人根本看不出,只要不使用就发现不了。
1950年,皖北军区下来人采购药品,这是第一次接军方的订单,需要300磅止咳糖浆,东西不难弄也不值钱,可王康年还是不放过,私下派人去外地收购一批已经过期的糖浆,再转手卖给部队,回去后部队发现糖浆早就过期,然而质问他的时候王竟然反驳:“反正又吃不死人,这有什么关系?”
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了,美国对中国展开全方位的封锁,导致大量西药没有了进货渠道,部队对西药的需求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苏联药成为我军的战略物资,而王康年利用这个机会,号称自己有可靠的进货渠道,引来了几个大订单。1951年11月,负责志愿军后勤的人闻讯赶来,订下几个当时非常紧缺的药品,上海只有他敢保证能买到。
志愿军留下的定金王康年没有用来买药,他还了一部分银行贷款后就把这事放到一边,等上面催货时,王就说货源紧张,需要多给一个月时间,就这样足足延期了两次,志愿军直接派人来收,前线实在等不了了,无奈之下王康年把废旧医疗器械和辅助药物打包发货,有些器械都是二次使用,他还说剩下的货物还需要一个月才能到。
药店伙计看到老板这么做,心里非常慌,他怕以后军队找上门来,这可是杀头的罪过。王康年则不以为然,他说前线那么乱谁在乎你的东西是过期的,再说了人死也不能只怪他的东西呀,打仗流血牺牲不是很正常吗?因此在发往朝鲜的“医疗包”中,有几十万个发霉的纱布,上面是各种各样的致命细菌,导致使用过的志愿军伤员伤口感染而白白牺牲,特别是那些为了不给集体添麻烦,受伤后缠上纱布继续作战的战士,一夜过后就开始持续发烧,等到战斗结束后才发现伤口已经腐烂,最起码都要截肢才行。
王康年到底是凭借什么才敢如此嚣张跋扈呢?连部队的物资都敢作假!
其实,他能这么做也是靠着利益输送,为此王康年组成一支名为“外勤部”的公关团队,这里云集了年轻漂亮的时髦少女,她们的任务就是迎接每个顾客,从进门到合同签订,吃喝拉撒睡寸步不离,在刚刚解放的新中国,这种服务可是稀罕物,大家都是苦过来的,能有几个人扛得住这种诱惑。
大部分前来采购的代表魂都被勾走了,再加上难以拒绝的红包,只能对王康年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要替他隐瞒,因为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民族败类
1951年10月,荣康医院采购员来到上海求购几台X光机,王康年闻着味就和他们取得联系,可想而知,外勤部随机对这行人进行了公关,最终他们敲定合同,王康年设法从英国购买机器后通过香港海关进入国内,医院同意以2.5亿元的价格购买,并且一次性支付,毕竟这种机器让王康年垫付他也没有这个实力。
王康年拿到钱后就没了人影,起初大家以为他去联系厂家了,可足足一个月都没人见到人,医院那边着急了,原来这是隶属志愿军部队的军医院,前线有很多病人回国急需检查,X光机是当时最可靠的设备,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上海郊区找到了王康年,他承诺路上遇到点麻烦,最快也得3个月后交货,这比合同晚了两个月,医院只能答应。
这次王康年如约交货,他明白如此大笔交易肯定拖不得,医院拿到机器后打开一看就发现了蹊跷,使用说明和机器功能完全不是他们之前求购那款,经确认这是法国产的X光机,提货价才1.8亿元,意思是一台机器他能赚7千万,更可恨的是其中两台内部的核心零件丢失,要想启动机器必须从法国原厂买,导致3亿多人民币打了水漂。王康年的行为引起志愿军后勤领导的震怒,经过多方收集,把他这些年向志愿军供应的问题物资全部取证后,一并交给中央,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在公安的调查中,那些收受贿赂的干部还企图帮王康年瞒天过海,最终在陈毅的亲自指挥下,终于在1953年2月,王康年被正式逮捕,为了给人民和志愿军一个交代,当月上海市法院就因王康年行贿、偷逃漏税、盗骗国家资财等罪行判处死刑。
最不可思议的是,王康年被捕后还欠着华东医药公司、河南医院等23个单位的物资没有结清,总价值7亿元,而他这些年一共从新中国身上盗窃了26亿元之多!众位想想,那时候的26亿元,即便是通货膨胀也是不可想象的数目。
王康年在众人的注视下被处死,可他的死有什么用,成千上万的战士因他的自私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没有死在敌人的枪口下,却死在自己同胞的黑心下。王康年的26亿全都染着滚烫的热血,他们来自保家卫国的英雄们,如果按照他的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判处,枪毙一百次都难以解恨。
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像王康年这种人已经不能叫中国人了,他会被永远刻在民族的耻辱柱上,给后人以警示,也时刻提醒我们不忘那些为国牺牲的将士们,不能让他们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