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洋葱丰收季。连日来,在山普鲁镇巴什克依阔村洋葱地里,村民们正忙着将刚刚采收的洋葱进行分拣、筛选、装袋、搬运、装车,一排排码放整齐的洋葱与村民们忙碌的背影交织在一起,一派“葱葱”忙忙的收获景象。
洋葱对土壤环境适应性强,种植技术简单易学,市场经济效益好,在丰富群众“菜篮子”的同时,也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正在田间劳作的洋葱种植大户村民麦麦提敏·图尔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前来收购洋葱的老板提起洋葱来了兴致,高兴地说:“和田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巴什克依阔村地势平坦,种出的洋葱个头大、大小均匀、品相较好,耐储性也好,深受消费者青睐。”
我校驻巴什克依阔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李延伟说:“我们村人多地少,过去的‘小麦玉米轮作’模式,收入一直上不去。随着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为寻求新的产业项目,结合村里土壤情况,决定试种洋葱,经过半年的育苗、移栽、田间管理,今年的洋葱喜获丰收,能够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工作队在洋葱成熟之前就多方联系收购商,已经达成了收购协议。”看似不起眼的洋葱,如今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巴什克依阔村把发展农业产业调整升级作为重要抓手,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种植产业,全面提升“菜篮子”“粮袋子”供给能力。我校驻村工作队引企业、争资金、跑项目,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引导村民种植洋葱、豇豆、土豆等特色富民蔬菜,带动广大村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巴什克依阔村将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基础,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注重发挥特色产业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做大做强特色种植业,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效益,念活“致富经”,种好“菜园子”,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学校驻巴什克依阔村工作队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