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创业养蚕小说_养蚕创业致富经_创业养蚕怎么样

2月25日,从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那坡县医疗保障局派驻龙合镇定业村第一书记许艺兰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面对这份荣誉,许艺兰难掩激动,她说:“作为脱贫攻坚战的亲历者,能够在人民大会堂亲耳听到习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心情十分激动。这份荣誉不只属于我,也属于百色、属于那坡所有的扶贫干部。”

发展特色产业 拓宽增收渠道

那坡县龙合镇定业村是深度贫困村,地处大石山区,资源极度缺乏。定业村辖21个自然屯26个村民小组,551户2347人。2015年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224户910人,贫困人口占38.8%。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农耕和外出务工,村集体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因为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该村被列入那坡县最后一批脱贫目标村。

2018年初,许艺兰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到龙合镇定业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她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定业村不脱贫出列绝不回城。

“越是困难,越要迎难而上。”驻村后,许艺兰花费大半年时间走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的生活生产情况。“背水一战的攻坚,就从这里开始。”许艺兰说,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要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找到适合本地实际的产业至关重要。定业村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农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传统的水稻、玉米、大豆种植、家禽家畜养殖及劳务输出为主,虽有板栗、山茶油产业,但覆盖面小,带贫效果不强,全村没有一项能够使农民实现稳定增收的致富产业。如何让贫困户脱贫致富,面对这个首要问题,许艺兰多次与村“两委”成员深入调研,考虑到村里的地理环境条件,以及龙合镇近年来重点扶持种桑养蚕产业发展等多个因素,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许艺兰决定把桑蚕产业作为该村的“3+1”产业,通过 “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捆绑发展方式,发挥扶贫产业资金效益,实现贫困户抱团发展。

记者 梁力升/摄

确定好产业后,许艺兰积极进屯入户,动员群众发展种桑养蚕,落实好“以奖代补”政策,有效解决贫困户“资金难”问题,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自主发展扶贫产业。同时,与公司合作,对蚕农生产的蚕茧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让贫困户吃下了“定心丸”。在许艺兰的带领下,定业村2019年建成第一个桑蚕示范点,目前全村桑树种植面积共973亩,有57个大蚕房,发展种桑养蚕每年为贫困户增收50余万元。

“光发展这些产业还不行,还要多点‘开花’。”许艺兰说。村中耕地面积不多,而林地面积广阔,许艺兰鼓励群众发展板栗、山油茶、红顶蕉种植,同时依托当地福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广泛动员贫困人口参与就近就业、养殖、入股分红等。据悉,福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生猪存栏有198头,年出栏500头左右,年产值12万元。目前,全村种有板栗430亩、山油茶624亩、红顶蕉130亩,产业覆盖率95.6%。通过产业扶贫,让贫困户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实现多份收入。

2017年,定业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仅为3900元。许艺兰积极向上争取村集体经济项目,带领村“两委”班子,通过旧村部门面出租、公路养护、林场出租、投资入股、联合贫困村购买厂房等多种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20年底,定业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

真心帮扶 激活农户致富“密码”

得知许艺兰获得表彰后,村民们都很开心。

村民鲁恩合说:“这是对我们书记工作的肯定。”他说:“2018年许书记动员我们种桑养蚕,我们怕没技术养不好,她就组织我们外出学习,请技术员到村入户教我们。许书记还帮我申请了护林员公益性岗位。算下来我们一年收入有25000元,2019年顺利脱贫了。”

村民陆国治入股了福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到合作社里打工,在家门口就业,可以照顾老人孩子,年底还有分红。“最主要是在这里可以学到技术,我现在也养了50多头猪,许书记帮申请到产业补贴,现在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陆国治说。

创业养蚕怎么样_致富创业养蚕小说_养蚕创业致富经

许艺兰入户宣传医疗保障政策。

驻村后,许艺兰因户施策,通过帮助发展产业、动员外出务工、开发公益性岗位及进行技术技能培训等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组织实施危房改造21户,动员易地搬迁10户,帮助安装门窗32户,解决贫困群众住房保障问题;帮助群众办理低保、五保、养老、产业奖补、危房补助、改厨改厕等政策性补助,确保帮扶政策落实落地;3年来共带领贫困户脱贫149户511人,贫困发生率从驻村之初的23.3%降到0%。

“要想富,多抓项目多修路。”这是许艺兰的另一个脱贫致富经。每当为村里争取到项目,她的脸上都笑开了花。项目实施后,她像钉子一样钉在项目建设上。3年多来,许艺兰积极协调,筹措资金1012.95多万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35个,建成通屯硬化道路2条,完成屯内巷道硬化13095平方米,新建饮水工程10处,修整农田水利4条;同时,协调解决施工场地、资金调度、土地矛盾等矛盾纠纷161件,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如今,定业村屯屯通硬化路,农田水利设施大幅改善,群众的房子新了、出行方便了。

脚下的泥土,便是勋章。在3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中,许艺兰用自己的初心、使命、党性和担当在定业村这片土地上摸爬滚打,留下了浓厚的足迹。“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在新的起点上,我将奋勇向前,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许艺兰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