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要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要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要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要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要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为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塑造价值观、提升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全面理解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深厚思想基础和重要现实意义
中华优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中华民族在长期经济社会活动中凝聚而成的道德观、义利观、经营观、创新观、治理观等文化思想是金融文化的精髓,与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要求高度契合。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必须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金融发展赋能,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道德精髓,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守好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根和魂。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农业银行作为党的银行、国家的银行、人民的银行,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坚持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必然要求,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必然要求,是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问题导向,破解金融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守正创新,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
二、深刻把握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
(一)把“诚实守信”作为立业之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金融行业以信用为基础,坚持契约精神,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农业银行自195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诚信立业、稳健行远作为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代代相传。“存款到农行,可靠又吉祥”“铁账、铁款、铁规章”是农行诚信、可靠、专业、严谨形象的生动写照。作为扎根廊坊、融入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必须把诚实守信作为生命线,努力当好社会诚信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
(二)把“以义取利”作为价值准则。“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思维。金融具有功能性和盈利性双重属性,不能单纯以盈利性为目标,盈利要服从功能发挥。金融机构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坚持国家利益优先、人民利益至上,增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把“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的实践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坚持在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价值和利润,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把“稳健审慎”作为管理要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稳健审慎”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的经营智慧和生存法则。稳健的金融活动是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必要前提,审慎的业务决策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的职业准则。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传染性和破坏性。因此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之一,就是管理好金融风险,处理好金融风险防控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形成以金融安全促金融发展、以金融发展保金融安全的良性机制。
(四)把“守正创新”作为内生动力。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国家兴衰,金融有责。守正,就是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解决好金融机构在内控管理、资产质量、服务水平、竞争能力等方面不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真正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创新,就是要紧紧围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便利人民群众,创新做好产品服务开发,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不能搞偏离实体经济需要、规避监管的伪创新、乱创新。金融机构要深入贯彻落实守正创新的时代要求,持续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健全完善创新技术金融服务体系,将数字金融持续推向深入。
(五)把“依法合规”作为经营底线。“法者,天下之准绳也。”金融领域是强监管、重规则的领域,只有重视合规管理和合规文化建设,才能统筹业务发展与金融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实践启示,稳是大局和基础,进是方向和动力,稳扎稳打才能行稳致远;既看当下,更看长远。金融机构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员工严格遵纪守法,遵守金融监管要求,自觉在监管许可的范围内依法经营,不钻法规和制度空子,不规避监管逐利。
三、积极探索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有效路径
(一)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对金融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坚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和建设金融强国最根本的政治优势。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加强文化建设的实际成效。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把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放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大局中认识和把握,牢牢把握文化建设正确方向。农行廊坊分行将切实担负起加强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把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二)坚定站稳人民立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守服务“三农”主责主业,围绕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和农业强国建设,持续增加金融供给;传承发扬“老农金精神”“饶才富精神”,持续学习刘彦彬的一系列金融楷模的奉献精神,用心用情扛起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责任;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优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客户差异化支持政策,在服务国家战略、地方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断提升服务效率、解决服务痛点,做好机制、流程、系统等方面的改进优化,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将诚实守信融入各项业务发展,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服务承诺,更好保护金融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财产安全权等各项权益,诚实经营,珍惜信誉,共同维护良好诚信经营环境。
(三)强化风险防控,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塑造金融行业良好精神面貌。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决落实各类监管要求,把握新时期金融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积极发挥国有大行市场“稳定器”和风险“减压阀”作用,发挥国有大行头雁作用,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将“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作为“基建工程”,着力构建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处置的全方位风控体系,统筹巡视巡察、纪检监察、监督检查职能,实现合规闭环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全力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和“合规标杆建设年”活动,夯实“双基管理”,筑牢“三道防线”,教育全员严守监管红线、制度底线,使尊崇法律、敬畏规则、合规经营成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四)狠抓贯彻落实,坚持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人才队伍。深入落实“人才成长、成才强行”战略,树立“政治过硬、心态良好,德才兼备、德在才先,一贯优秀、经历考验,群众拥护、有为有位”鲜明选人用人导向,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持续推进总行文化引领工程,丰富完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通过建设经营、管理、风险、服务、人才和廉洁六大子文化,将“五要五不”实践要求深植于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引导广大干部员工牢固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积极打造“一家人·共同体”的家园文化,加强员工关心关爱,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努力凝聚干事创业最大合力。聚焦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和“五篇大文章”等领域,引导全行员工创造农行好作品,讲述农行好故事,传播农行好声音,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融入业务、植入行为、引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