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青敢打敢拼的个性成就了他的事业,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财富的爆发,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关键的一步是2003年,他用很巧妙的办法,做成了一件当时谁都认为不可能做成的事,这件事不仅让杨正青一战成名,还让他赚到的利润是同行的10倍,要弄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得从当时的情况说起。
2003年10月,稻谷刚一成熟上市,就出现了以往从没有过的情况,稻谷价格一路猛涨。
米业公司总经理黄喜章:那个时候是一天一个价格,非常激烈,从每斤四角九分开始涨到九角三分。
记者:多长时间涨那么多?
米业公司总经理黄喜章:大约涨到九角三分持续了还不到40天。不到40天就涨了那么多,对,差不多,它这个是每天一个价,比如有一些经纪人,在路上本来讲好的价,在路就上涨了几元,因为市场就是这么现实。
[致富经]大米大米我爱你
开米厂就要有稻谷,大大小小的粮商手拿重金,四处抢购,可这时候的杨正青却干着急,使不上劲。在行业里,他的实力小,眼看就要从这场游戏中出局。就在杨正青为稻谷发愁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没人注意的细节。
杨正青:如果说这个行业里面都是做普通稻的这些厂,跟他们的竞争就大了,如果不是做普通稻的,跟他们竞争少了。
这户居民家里墙角堆放的就是优质稻,稻谷分优质稻和普通稻。优质稻的竞争少,但收购价高,在很多人看来,杨正青本来就没钱,还要抢购大量的优质稻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可谁都没想到,他却把这事做成了,而且他使用的收购资金非常少,只有同行的十分之一,六个月后,杨正青收的稻谷赚到的利润竟然高达同行的10倍。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2003年12月,就在同行纷纷抢购稻谷的时候,杨正青决定去见一位强劲的竞争对手,这个人就是当地粮管所的所长吴敏华。
杨正青:我感觉是逼起来的,没办法,你除了银行能借贷,只有跟他们可能最接近,最可能破解这个问题。
[致富经]大米大米我爱你
找最强的竞争对手谈合作,这在谁看来都是极不靠谱的事情。可谁都没想到,杨正青不仅把事情谈成了,还得到了吴敏华的大力支持。
江西省贵溪市黄柏粮管所所长吴敏华:当时他可能实力还不够,刚刚开始,他就交10%的定金,其它的就是我们农发行贷款,我们给他收,销粮的时候他就把这个款打回来。
记者:最后帮他收了多少?
吴敏华:帮他收了200多万公斤。
只用同行十分之一的本钱就撬动了市场,沿用这个办法,杨正青又陆续找到了几家粮管所合作,帮助他抢购了2万吨、价值上千万的稻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粮管所为什么要帮助杨正青这个竞争对手呢?关键是杨正青注意到了粮管所的一个情况。
杨正青:他们可能对效益这一块也蛮感兴趣,因为你看,普通的稻子,他正常收购,国家收购价,反正保证正常的费用,那么优质稻这块能合作经营做起来,他们就有效益了,而且这一块又确实是他们不敢去收的,他不敢尝试这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