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上犹县营前镇下湾村寨下组,远远就能看见一大群生态鹅,有的正在湖里戏水,有的在湖边吃草,有的在“追逐打闹”,“嘎嘎嘎”的叫声响满整片湖,让这个盛夏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早在几年前,下湾村大多是单一的养殖散户,没有规模化的龙头企业。
“下湾村土地肥沃、牧草资源丰富,地势平缓,生态环境好,非常适合养殖鹅。”下湾村第一书记李平良说。2018年,村里充分利用寨下组水淹区300多亩鱼塘及闲置土地,发展生态养鹅产业,成立了富湾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引导村民参与生态鹅养殖,走上“嘎嘎”叫响的致富路。
“我们这里的鹅是吃湖里的水草、湖虾等长大,不但营养丰富,口感比吃饲料长大的鹅要好,除了鹅肉,还有鹅蛋也能卖钱。”基地负责人一边装鹅蛋一边说。
为了掌握养殖技术,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发展生态鹅养殖产业。李平良在基地与负责人一起足足住了三个月。从育雏中的开口、喂料、保温、通风、预防和晚间防扎堆学起,一边协助饲养师傅做事,一边探讨、记录心得与体会。经过三个多月学习,他成了养殖生态鹅的“半个师傅”。在他的宣传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养鹅队伍中。同时,为了及时解决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的难题,他还邀请赣南科学院的专家老师来为村里养鹅户“传经送宝”。
目前,该基地肉鹅放养活动场地达80余亩,成年肉鹅月存栏1000余羽,年出栏生态商品鹅12000余羽,带动养鹅大户近10户,解决20余人就近就业,用产业为下湾村贫困群众铺就了一条幸福路。(郑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