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是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选手,非数学类竞赛决赛一等奖获得者,特撰文与咱号学友分享备赛、参赛经历、经验!也欢迎更多学友投稿分享考研、备赛的经历、经验,包括对考研、竞赛的认识与看法等。投稿邮箱:492411912@qq.com
从广州回来数日,我仍无法平静自己激动的心情,仍然忘不了在领奖台上的意气风发,仍然忘不了在考场上和倒数第三道证明题鏖战的紧张,也仍然忘不了我那些奋斗的日子。写下这篇文章,希望以我的经验分享,能让学弟学妹们少走弯路,也是想让更多人认识到数学的美丽。
当时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也正是看到了我们大学招生简章上的介绍“连续六年培训学生获得决赛一等奖”,说实在的,高中时期我是参加物理竞赛的同学,但是也没有进到省队进而参加全国决赛,我相信我这一届的所有物竞人都想在2019年的学军中学一展风采,也是抱着未完成的心愿,在基础学科竞赛中取得国一,我正式与CMC相识了。
很幸运的是,大一教我高等数学课程的教授,正是带出招生简章上如此出色成绩的大神级老师,听从他的建议,大一的数学课程我稳扎稳打,以满分的成绩顺利结课,并完成了我的入门竞赛教材——高等数学证明题500例,算是对于数学竞赛有了比较浅薄的认识。
2021年的暑假对于我来说是很艰苦的,面对还有两个月就将到来的第十三届预赛,我已经被往年的预赛试卷击垮了信心,因为我发现自己在完成这些真题时还时常出现不及格的情况,既然存在问题,那就得对症下药,印象很深刻,经过一个暑假的学习,我完成了两本竞赛参考书的学习与练习,并且重点对于一元函数微分学的证明题做了攻克,成效显著。回到学校后的9月与10月,一直在研究无穷级数,但是当时并没有开窍(我是到了来年即将去上海参赛级数水平才大幅提高的),很幸运的,在预赛中,我将级数题侥幸拿下,并取得了赛区前五的好成绩进军决赛。
接下来的半年中,我的复习时间并不是很富足,因为日常工作太多,再加上专业课压头,说实话我一度对于即将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决赛打起了退堂鼓。但是也是在这一时期,我对于数学的认识更进一步,我时常在一天的忙碌后拿起教材,我发现数学真的可以让你在纷扰的万千世界中获得一方宁静,那是独属于你自己的宁静。从那段时间开始,我对于这件事情的认知不再是单纯的一次竞赛而已,而是一种自己与贤者对话的方式,一种升华自己灵魂的方式。
由于13届决赛延期了一年,所以我的时间又多了一年,在这一年中,我完成了两遍裴书,陈挚老师的数学竞赛十八讲等等,这里想和大家力推陈老师的十八讲(),挺适合目前的决赛难度,并且排版美观,没有视觉疲劳。3月24号满怀期待地来到了上海,记得拿到决赛试卷的时候一看填空真是感觉出乎意料的简单,但是做完发现并不是这样子的,最后一道矩阵不等式大题真是一点思路没有,并且因为死磕倒数第二大题导致前面的容易题出现了代初值条件错误的问题没检查到,也成了压倒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我也是差之毫厘遗憾的没拿到国一。
虽然满怀遗憾地离开了上海,我仍然对于5月的广州之行充满自信,第十四届决赛难度较十三届要低,所以也做得更加游刃有余,但是可能我的确有些紧张,导致我错了一道填空,在一等奖线如此高的决赛现场如果出现填空失误的话基本宣告又要遗憾了。但是也许是老天也看到了我的真诚和努力,大题六道我拿到了五道满分,力挽狂澜。可以说是劫后余生吧,拿到成绩后我难掩热泪,我不是一个轻易感动自己的人,可能真的是付出了多少只有自己最清楚,青春真的就需要拼博一把,不能遇到困难就想打退堂鼓!
感恩考研竞赛数学这个平台,让我在这期间认识到不少同学,我们同学习共进步,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并且鞭策自己朝着优秀不断迈进,也感谢我的竞赛教练的悉心指导,通过CMC让我认识到数学的美丽与奇妙,真的很有意思,在这里,祝福所有未来参加第十五届竞赛的同学们能够通过竞赛提升自己的能力、眼界、认知,让我们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欢迎学友们投稿分享与数学竞赛、考研、大学学习、生活相关的经历、经验,心理历程与收获总结,也欢迎投稿分享好的笔记、题型、方法及相关的题目及解法,各省、校的数学竞赛试题与课程单元、期中、期末考试题及模拟练习题!投稿请发送附带微信、署名等详细联系信息的Word可编辑文档到邮箱:492411912@qq.com,并添加管理员微信(微信号:492411912)方便联系与发放稿酬,谢谢学友们的关注与支持!
往期推荐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