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鄄城县临濮镇户屯行政村的葡萄棚里又热闹了起来。走进葡萄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挂满果实的葡萄架,枝繁叶茂的葡萄藤上,一串串颗颗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种植户邵明军和工人穿梭在葡萄藤下,一边查看着葡萄的长势,一边清理掉多余的枝叶。“现在,我这5个大棚的葡萄已经陆续成熟上市,从目前销售情况看,效益还不错。”邵明军喜笑颜开地说,今年天气好,阳光充足,同时技术、管理到位,葡萄果形好,甜度高,产量也高。
户屯行政村葡萄种植品种多为夏黑、巨峰等优新品种,种植人员严格把关葡萄种植的每一个环节,培育的葡萄大小适宜、颗粒饱满,口感好、上市早,每年丰收季市场销路都非常好,前来大棚采摘的游人也络绎不绝。
据了解,邵明军2008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自己创过业、干过建筑。2016年,村干部找到他,在看到良好的发展环境后,邵明军承包两个棚,苦学种植技术。“我种植的葡萄大棚一亩地一夏天大概收获葡萄3000-4000斤,一斤平均按5元计算,一夏天可收益近两万元,其他季节套种土豆等蔬菜,也可收获5000元左右”,邵明军说。
“不少人对我回来种葡萄不理解,甚至认为这是没出息,但是,我觉得没什么,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能把葡萄种好了,也是一种成功。” 邵民军说,不用背井离乡,可以随时照顾家人,又能挣到钱,他对现在的生活状态非常满足。
葡萄丰收缀满枝,致富路上香满园。近年来,为带动群众致富,临濮镇探索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采取“人才+项目”的发展模式,考察申请乡村振兴项目,吸引毕业大学生、致富能手、技术人才回乡创业,目前已建设种养棚70座。邵明军就是第一批种植葡萄的农户,通过精心培育、养护第三年葡萄喜获丰收,收益不错。其他农户看到了效益,纷纷学习种植。目前,户屯村参与种植葡萄的村民多达20余户。通过坚持典型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盘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一串串葡萄,不仅给村民带来了一笔客观的“甜蜜收入”,也成为了村里的一张产业“名片”。
近年来,鄄城县大力实施在外“人才回引”工程,积极回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助力家乡发展。制定印发了《鄄城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回引人才创业就业保驾护航。仅2022年,鄄城县就新增返乡就业人员5147人,新增返乡创业实体2574家,发放创业贷款1.32亿元,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箕山镇金藤家具有限公司的赵希贵,2017年从东北返乡创业,利用扶贫车间发展藤编加工,成立了菏泽金手指户外家具厂,5年内创造税收544万元;在赵希贵的示范带动和致富引领下,公司规模逐年扩大,今年年初,赵希贵在返乡创业园成立了菏泽金藤家具有限公司,公司分设加工点164个,涵盖周边县、镇10余个,带动群众就业5200余人。(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