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日,走进位于夏张镇郑家杭村的一处香菇大棚内,菌菇的清香顿时扑面而来。只见几位种植户正忙着摆放菌棒、喷洒营养液,而摆放整齐的菌棒上,一朵朵肉质饱满的香菇已破膜而出,探出了深褐色的小脑袋,诱人采撷。
“瞧瞧咱这头茬产的香菇,个大、紧实,甭管是炒着吃、涮着吃,别提多香了!”郑家杭村的党支部书记金文顺手摘下一朵,“香菇的菌棒是用锯末和麦麸做的,每个菌棒大约能出菌菇一斤半左右,等这头茬香菇摘完,再过半个月就能出第二茬了。”
为提高产菇量,郑家杭村的大棚基本实现了温度和湿度的自动化控制,一年可养殖四、五批香菇。由于鲜香菇水分含量极高,刚刚采摘的香菇来不及运出,为了避免其失重、失鲜,郑家杭村还建立了专门的冷库进行贮存,将香菇的保鲜时间延长至30天左右,极大地保证了新鲜香菇进入市场。
郑家杭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多年来老百姓一直保持着种粮种菜的传统观念,受人均耕地少的限制,村集体一直没有发展形成产业,集体收入偏少,农民们要么紧巴巴过日子,要么只能外出打工补贴家用。
2017年,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泰安市正航远洋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立足土地资源实际,发展粮食、蔬菜、林果种植,特色养殖及农产品加工、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实现绿色种养循环,打造生态农业。
2022年,村里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和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在立足村情实际的情况下,制定了村集体产业发展方案。通过协商和交流,顺利达成共识,确定了发展香菇种植项目。
目前,村集体借助上级扶持资金投资50余万元,建设成占地500平方米的食用菌种植大棚2个,以合作社为依托,顺利发展起了香菇种植产业。今年全年收入预计达30万元,直接增加村集体收入4万元。
为鼓励村民发展庭院香菇,村里还结合信用积分兑换奖励政策,优先安排了2名信用积分高的村民进棚务工,为下步带动更多村民发展香菇种植起到了很好地示范带动作用。
“有合作社的带动和支持,咱们老百姓不用东奔西走,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过段时间,村里还打算上一批加工设备生产香菇酱,增加香菇的附加值,进一步增加集体收入。”金文的脸上,满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郑家杭村的香菇种植是岱岳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的一个缩影。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岱岳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创新产业致富思路,以特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采取“合作社+政治协商”“合作社+信用积分”等模式,以“小产业”撬动“致富经”,切实发挥出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孙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