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壳山核桃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山核桃有大大的梦想
前言
近年来,安徽地区,薄壳山核桃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闻屡见不鲜,即便是在初冬时节,诸如皖东滁州等地薄壳山核桃产区,依然一派生机。
薄壳山核桃产业越来越惠及更多农民。
今天安徽省薄壳山核桃首席专家龚明就来为大家讲讲小小山核桃的大大梦想。
上下拉动查看专家简介
龚明
龚明,中共党员。林业高级工程师。荣获全国木本油料工匠精神称号。
主要技术与专长:果树栽培,薄壳山核桃栽培。
安徽省林木种苗总站原副站长;国家林草局山核桃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薄壳山核桃国家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薄壳山核桃分会专家组副组长;安徽省薄壳山核桃首席专家;安徽省木本油料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经济林协会专家组成员,安徽省薄壳山核桃区域试验技术支撑专家,江苏省薄壳山核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多次受邀在国家林业局山核桃工程中心举办的培训班现场培训。
在江苏、浙江、新疆、河南、江西等省数次开展技术讲座,全国及省内线上多次技术讲座。
在省、市、县级林业、扶贫部门主办的薄壳山核桃技术培训班开展讲座百余次。
一
薄壳山核桃和普通核桃有什么区别?
01 核桃
核桃约有20个种,分布在亚洲、欧洲和美洲。
我国栽培的有18个种,其中栽培最多、分布最广的有两个种,即普通核桃和漾濞核桃。
普通核桃
核桃是一种古老的温带果树。
中国不仅是世界核桃原产中心之一,而且具有悠久的核桃栽培历史,并在核桃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的种质资源。
欧洲、美洲以美国、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地区产量最多,亚洲以中国、土耳其地区产量最多。
我国的核桃产区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华北地区的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北京等。
核桃对土壤水分十分敏感,土壤过湿影响透气性,地下水位高不利于核桃的生长和结果。
果实膨大期如果受到低温天气,或授粉不均等原因的影响,会造成大量生理性落果。
我省60-70年代在亳州发展核桃,当时号称亚洲第一核桃林场。
如果当地连续几天降雨, 50%以上果实感染炭疽病,个别树上达到100%的感染率,近乎绝产。
由于不适宜核桃生长、病虫害危害严重,长期不见效益,当时的核桃林场以失败告终。
安徽省不是核桃的适生区,核桃专家不建议在安徽发展核桃。
02漾濞核桃
漾濞核桃,在西南云南、四川、贵州等各地分布,为我国第二大主栽品种。
漾濞核桃长在海拔600一2700米山区,分布的的地区降水量在800一1200MM。漾濞核桃属于高海拔树种,不能在安徽省内发展。
然而普通核桃和漾濞核桃都对适生环境有严格的要求,超越其适生条件,虽然能生长,但生长不良,产量低,投入成本大,品质差或绝收,失去其栽培意义。
因此,我省不能盲目的引种核桃栽培。
02薄壳山核桃
原产美国、墨西哥。
19世纪末引入我国,当前主要在我国安徽、云南、江苏和浙江等14个省市栽培种植。
其坚果果仁营养丰富,粗脂肪含量最高达70%左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3%左右,可鲜食、炒制、榨油。
树型高大,树姿优美,树干通直,生长速度快,可作绿化、材用、纸浆用树种。
薄壳山核桃适生范围广,经济价值高,耐盐碱、耐干旱、耐水湿。
薄壳山核桃全身都是宝
果用价值
薄壳山核桃坚果 (一般单果重80-100粒/Kg),果壳薄,出仁率高达50%以上,取仁容易,在胡桃科果树中,品质最佳。
果仁营养元素丰富,味香甜,无涩味,在国内外带壳的果实多做种子及休闲食品。
在超市里,中国人最喜欢的炒货食品——碧根果,就是山核桃的果仁。
薄壳山核桃果仁在馅饼、装饰饼干、蛋糕、冰淇淋、酸奶、巧克力、糖果、烘焙、甜食成品、沙拉等食品中广泛应用,很受欢迎。
油用价值
坚果种仁含油率51.57%-69.47%,不饱和脂肪酸占主导,达到油脂的93%左右。
其中,
油酸含量高达61.4%-83.0%,接近橄榄油的65.0%-85.0%,低于茶油的77.0%-87.0%。
油脂亚麻酸含量0.85%-2.10%,高于橄榄油和茶油。
国外一些学者研究发现,食用薄壳山核桃坚果可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患冠心病的概率。
其种仁中富含的酚类、维生素E等物质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性。
材用价值
薄壳山核桃树木材坚韧,纹理细密,不易伸缩和翘裂,是优良的木材品种,是制作雕刻、高级家具、建筑、军工、室内装饰的理想材料。
薄壳山核桃生长速度快、通直度高,尖削度小;适度修枝可形成大径材。
据亚林所姚小华研究员调查,片林年均胸径生长1.2cm、高0.8m(金华东方红林场),弧立木年均胸径2cm(黄山)。
速度与质量兼顾;高接、嫁接苗均可培育成材果两用林。
薄壳山核桃还是一个生态经济型树种。
树体高大、寿命可达百年,树姿优美、树干通直。
可广泛应用于农田林网、城镇道路、江河堤岸与庭院绿化种植。
左右滑动查看薄壳山核桃身上都有哪些宝贝
我省和原产地纬度基本一致。
土壤、气候等条件完全可以满足薄壳山核桃生长发育结果的要求。
在我省各地分布胸径30公分以上大树1000余株。2014年以来种植的果园已经开始大面积结果。
我省已经审认定薄壳山核桃新品种7个,2022年发展60万亩,预计年产干果2000吨。
滁州市全椒县被命名为中国碧根果之都称号。
二
薄壳山核桃产业能否实现机械化生产?
薄壳山核桃适宜在15度以下的缓坡山地、丘陵及平原房前屋后,四旁四边的林业用地生长。
正常管理造林5年结果,10年后进入盛果期,亩产150一200公斤。
薄壳山核桃树冠高大,适宜稀植,初植密度4X8或5X10㎝,大行距。
幼树时期
适宜间种小麦,黄豆,油菜,花生等粮油作物,其翻耕、播种、施肥、打药、除草及收割,可以全部实行机械化。
成熟时期
进入盛果期,树长大了,以果为主,薄壳山核桃在深耕施肥、除草等方面能够实现机械化。
在树木生长期间,肥水一体化,叶面喷肥,授粉,病虫防治等方面可以全部实现无人机操作智能化。薄壳山核桃加物联网,能让整形修剪更加简单化。
收获时期
果实成熟后,我国自行研制的薄壳山核桃摘果机、摇果车已在采果中得到应用,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机械化采果解决了人工上树打果费工费时难题。
加工时期
把摇下的果进行烘干,分拣,分级,贮藏,剥壳,取仁,榨油等环节全都能实现机械化。
肥西的佳烨,阜阳的大丰收,全椒县的太禾等我省薄壳山核桃大企业等已经购置机械,三两年内将逐步实现全面机械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的发展,今后薄壳山核桃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程度将越来越高,越来越精细。
三
薄壳山核桃产业这些年
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作出了哪些贡献?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党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薄壳山核桃是集优质干果、木本油料、园林绿化和高档木材于一体的极具特色的生态经济型树种。
是我国亚热带区域农民致富的“摇钱树”、保障粮油安全的“油用树”、木材战略储备的“用材树”。
滁州市
滁州市把乡村振兴、落实社会责任放在重要位置。
薄壳山核桃造林总面积达到19.4万亩,进入初果期面积3.11万亩,预计2022年总产1500吨。
各县市区相继成立薄壳山核桃产业协会,为企业做好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
从农民的角度看,薄壳山核桃就是一个脱贫致富的好树种。
全椒县石沛镇白庙村贫困户计成军栽植薄壳山核桃11亩,去年开始挂果,陆续进入盛果期,进入盛果期年产量2000斤以上,年产值4万元。
合肥市
合肥市将薄壳山核桃产业作为林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
到2022年全市造林14万亩,部分已经开始挂果。
其他县市
宿州市、亳州市、阜阳市、安庆市、芜湖市等积极制定发展规划,出台优惠政策,助力扶贫,大力发展薄壳山核桃,成效显著。
科技精准扶贫示范企业阜阳大丰收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薄壳山核桃及林下经济,实施“高—矮,长—短”农林结合。
林下种植芍药、油牡丹、黄花菜、林下育苗、农作物和蔬菜、林下养鸡等3000余亩。
实现产值2100万元,创收488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06户,每年带动周边农户增收800多万。
定远县严桥乡
定远县严桥乡以党建为引领,以村庄整治为契机,整合财政资金,发挥各类主体优势,克服资金、技术、用地和管理难题,探索出了一条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新途径。
运作模式
为了把环境整治和乡村产业有机结合,乡里结合严桥实际,指导官东村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对接辖区龙头企业安徽水木农景有限公司和农户成立联合专业合作社。
在示范点房前屋后栽植薄壳山核桃(碧根果)110亩,采取“公司+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方式,为群众栽植“摇钱树”,建起“绿色银行”。
营造出企业助力、村委推进、村民参与村庄综合整治助力乡村振兴的氛围,为今后整村推进和整乡推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环境治理
官东村所有村庄完成环境整治,境内县乡道串联全域村庄四旁栽树。
打造官东万米碧根果路廊和千亩碧根果产业带。
在所有村民组四旁及严仓路两侧3米路肩栽种碧根果1500亩左右。
村庄的环境得到改善,道路及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得到了改善。
碧根果产业为下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举办碧根果采摘节奠定了基础。
经济效益
在经济效益方面,以专业合作社造林面积作为成片造林面积申报补贴,分年度按约定支付费用。
碧根果3年零星挂果,第5年开始量产,每亩产量50斤左右,亩均纯收入1500 元以上。第8年,每年以成倍的产量递增,经济效益逐年攀升,并可持续收成近百年。
在收益分配方面,按照合作社章程,进入收益期后,企业承担碧根果收储业务。
为了使群众利益最大化,村委会和相关各方协商收取若干服务费。
经验借鉴
创新之处:
充分发挥村集体、龙头企业、农户各自资源优势,组建利益共同体。
以村庄整治为契机发展碧根果产业,破解用地瓶颈。
依托造林政策发力,实施党建引领,村企联建、三方共赢。
打造群众不出钱、企业不贴本、村级有收入、增长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新产业。
左右滑动查看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