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麻乍镇不断加大产业调整力度,依据独特地理自然条件,多方面考察调研,引进经营主体,丰富种植品种,打开产业发展新路子。
时下,走进麻乍镇岩格村200余亩荷兰豆种植基地,只见一排排整齐、翠绿的豆藤上结满了一串串饱满的荷兰豆,务工群众正忙着新一轮的采摘。
村民李群美一直在基地里务工,手脚麻利的她,一天要摘200多斤,按照8角一斤计算,一天下来能挣到160元至170元,虽然辛苦,但多劳多得,她每天都干劲十足。“在家门口上班,比出去打工方便,一个月下来能挣几千块,还能照顾一家老小。”李群美开心地说。
看着眼前一茬又一茬的荷兰豆,威宁鼎诚魔芋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锁才邦万万没想到,第一次试种荷兰豆居然迎来大丰收。今年,为了提高土地使用率,麻乍镇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从昆明引进蔬菜种植大户,与威宁鼎诚魔芋科技有限公司在麻乍镇岩格村联合种植200余亩荷兰豆,为当地群众打开一条产业发展新路子。
锁才邦说:“我们经过多方考察,发现岩格村比较适合种植荷兰豆,今年是试种,每亩亩产在3000斤左右。”
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运行,以每亩600元向农户流转土地,并吸纳周边村民到基地务工,现在每天在基地里务工的村民有100余人,小小荷兰豆成为了该村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黄金豆”。
在荷兰豆分拣场地,村民马春会娴熟地将大小不一的荷兰豆分拣装框,准备发往昆明等地进行销售。“在家里面也没有什么事,挣点零花钱用,一天有130元左右,家里面也照顾了。”在和记者唠嗑的这一小会,马春会又捡满了一筐荷兰豆。
荷兰豆丰收,除了吸引本地的村民来基地务工外,还有其他乡镇的村民,家住双龙镇高坡村的马茜就是其中一员,还在读大学的她,趁着假期,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就来基地务工。
马茜说:“7月8号放假,亲戚在这边干活,听他们讲很划算我就来了,一天捡下来差不多有100块钱左右,挣点生活费为爸爸妈妈减轻负担。”
荷兰豆的大量上市,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大量务工岗位,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锁才邦说:“每天需要100至120个工人,可以连续采摘2个月左右,8角钱摘一斤,一天一个人能挣一百六七。”
据了解,岩格村200余亩荷兰豆亩产3000斤左右,市场价每斤在3元至4元,预计亩产值可达1.1万元左右,总产值达得到200余万元,主要销往昆明地区。
目前,荷兰豆市场前景良好,经济效益可观,是拓宽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