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石梁乡政府29公里的红石村,曾因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不少村民纷纷外出务工,有发展产业能力的村民少,愿意留红石村发展产业的村民更少,导致全村撂荒地增多。面对发展困境,石梁乡党委政府及红石村村支两委结合实际,发展脱贫奔小康花椒产业基地,带动全村村民增收致富,并通过“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带领群众自力更生奔小康。
红石村地貌以丘陵为主,近日,笔者看见在绵延起伏的山坡上,处处栽有花椒树苗。村民们挥动锄头,在树苗间忙着松土、施肥、管护,一株株青绿的花椒树苗长势良好。
“村里有了产业基地,我每天就在家附近务工,不出远门也能赚钱。”一位忙碌的村民说,除了每天有务工工资外,他还通过土地入股产业基地,每年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分红,不仅收入增加了,生活也更有保障。
当地党员干部穿梭在产业基地里,同村民一道商讨花椒冬季管理方式。“保障花椒树苗顺利过冬很重要,不仅要防治病虫害,还要浇水深翻,冻死土壤中越冬的害虫。”一位驻村干部建议。趁着商讨间隙,村主任陈琳向笔者介绍,目前,全村脱贫奔小康花椒产业基地已达千余亩,村里还组织村民整理田地,继续扩大花椒种植面积,打造带动全村村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据了解,在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红石村对全村群众进行认真筛查和精准识别后发现,全村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达140户550人,占全村人口近32.62%。如何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成了摆在当地党员干部面前的首要问题。
陈琳向笔者坦言,全村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村民较多选择外出务工,撂荒地较多。为此,石梁乡党委政府及红石村村支两委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和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全村发展耐旱经济作物九叶青花椒,建脱贫奔小康花椒产业基地。“我们利用荒山荒坡和撂荒地栽种花椒树,带动全村发展。”陈琳说。
从今年5月以来,红石村已建成面积达1100亩的脱贫奔小康花椒产业基地。据介绍,贫困群众通过土地退耕还林、务工等方式参与产业基地发展,实现增收致富;村集体通过管理入股参与产业基地发展,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达到多方受益效果。据统计,目前,红石村已有168户村民参与脱贫奔小康花椒产业基地发展。其中,140户村民为贫困群众。
笔者在红石村了解时发现,发展脱贫奔小康花椒产业基地,给入股村民和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每当谈到产业基地发展情况时,红石村村民们都为脱贫攻坚成效点赞。“今年,我们一家的收入有土地退耕还林保底收益、产业基地务工收入等,家庭人均增收8000多元。”红石村贫困户杨胜贤高兴地说。
不仅是他,村里的贫困户通过产业带动,家庭经济都有很大改观,“我相信,有了致富产业,致富路会越来越宽,今后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杨胜贤信心满满地说。
(石梁乡 向松)